符号、景观与空间结构——基于陕西方志舆图(明至民国)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

符号、景观与空间结构——基于陕西方志舆图(明至民国)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

论文题目: 符号、景观与空间结构——基于陕西方志舆图(明至民国)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历史地理学

作者: 于风军

导师: 萧正洪

关键词: 符号,景观,空间结构,方志舆图,历史地理

文献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方志舆图是我国独具特色、数量众多的传统文献——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与近代地图的一个类型,古代与近代的方志舆图在记录与再现某一地域的地理信息上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方志舆图这一类特殊的文献形式,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探索一条新的途径,丰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分为共分九章,从三个角度对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九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章探讨了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讨论了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即历史景观,定义了历史景观这一基本概念;分析了历史景观的特征及类型;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而对本文所研究的直接对象陕西方志舆图及符号的一般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第二章至第八章通过案例研究对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等三个方面的七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二章对瀵、八旗马厂和沙苑这三个方志舆图中的符号及其所表示的历史景观的特殊性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中以方志舆图中符号与历史景观的特殊性分析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使用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讨论。 第三章对方志舆图中杨填堰与山阳县地域与城市景观的差异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景观差异分析方法的使用特点。 第四章对乾隆《怀远县志》中所表现出的怀远县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又对康熙《潼关卫志》的舆图所表现出潼关聚落景观的层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囚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中逻辑实证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通过对历史时期山河堰、龙洞渠与洽水渠的复原,分析了方志舆图中山河堰、龙洞渠与洽水渠的客观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客观性与复原研究问题。 第六章通过对历史时期五门堰、廉水诸堰与西乡五渠的复原,分析了方志舆图中的五门堰、廉水诸堰与两乡五渠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及其原因,在基础上,对方志舆图中的历史景观的主观性及历史人文空间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对方志舆图中韩城森林景观与石川水渠的变迁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复原了历史时期城森林景观与石川水渠的变迁的过程;住此基础上,对利用方志舆图研究历史地理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即历史景观变迁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专题分析。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

一、地理学的景观概念

二、历史景观

三、景观历史地理

第二节 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任务与内容

一、基本任务:研究历史景观的空间特征、变迁及其原因

二、独特任务:研究历史景观客观性与主观性

三、本质任务:研究主观历史景观的背后的客观的历史人文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

第三节 陕西方志舆图及其符号的基本特征

一、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陕西方志舆图

二、陕西方志舆图绘制的总体特征

三、陕西方志舆图的符号的特点

第四节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一般原则性途径

二、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 方志舆图中符号与历史景观的独特性分析

第一节 瀵

一、方志舆图中的“瀵”符号

二、瀵的空间特征

三、方志舆图中“瀵”符号的特殊性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八旗马厂

一、方志舆图中八旗马厂的符号及相关问题

二、八旗马厂的位置、分布范围及大小

三、八旗马厂内部空间的划分

四、马棚

五、马厂“作古”

六、余论

第三节 沙苑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方忠舆图中沙苑的聚落景观

三、方志舆图中沙苑的生态景观

小结

第三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差异分析

第一节 杨填堰

一、方志舆图中杨填堰及相关景观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方志舆图与各文献文字记载中杨填堰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二节 山阳城市与地域景观

一、山阳县志的《县境全图》的承袭关分析

二、山阳县志的《县境全图》的差异

三、方志舆图中山阳城市与地域差异的直接原因

四、方志舆图中山阳城市与地域差异的深层原因

小结

第四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逻辑实证分析

第一节 怀远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

一、问题的提出

二、怀远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

三、怀远城市规模等级与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潼关聚落景观的构成与层级

一、康熙《潼关卫志》的舆图中潼关聚落景观的构成

二、潼关聚落景观的层级结构

小结

第五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客观性与复原研究

第一节 山河堰

一、方志舆图中山河堰的构成及其相对空间位置

二、方志舆图中山河堰的客观性分析

第二节 龙洞渠

一、山河之间的龙洞渠

二、平陆区的龙洞渠

三、方志舆图中龙洞渠的客观性分析

第三节 洽水诸渠

一、问题的提出

二、洽水的客观性分析

三、洽水诸渠的客观性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主观性与历史人文空间研究

第一节 五门堰

一、方志舆图中五门堰的构成

二、雍正《陕西通志》的《堵水渠图》中五门堰的各构成部分的主观性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廉水诸堰

一、问题的提出

二、雍正《陕西通志》的《廉水渠图》中廉水诸堰的主观性分析

第三节 西乡五渠

一、雍正《陕西通志》与康熙《西乡县志》的舆图中的五渠的主观性分析

二、道光《西乡县忠》与民国《西乡县志》的舆图中的五渠

三、方志舆图中五渠空间演变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七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变迁研究

第一节 韩城森林景观的变迁

一、韩城方志分野(县境)图的制作及内容的比较

二、韩城方志舆图中韩城县境森林景观的变迁及其原因

第二节 石川水渠

一、方志舆图中石川水渠的变迁

二、石川水渠的变迁过程

小结

第八章 方志舆图中历史景观的空间结构研究

第一节 韩城县境景观格局

一、方志舆图中韩城县境景观的格局

二、韩城县境景观的格局分析

第二节 雍正时期陕西水利景观的空间结构

一、雍正《陕西通志》的水利图

二、雍正《陕西通志》的水利图中水利景观的客观性分析

三、雍正时期陕西水利景观的空间结构分析

小结

第九章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第一节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适用条件与适用范围

一、景观历史地理研究适用的文献条件

二、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适用对象条件

三、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适用主体条件

第二节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效果分析

一、同功性

二、独特性

三、风险性

第三节 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理论意义

二、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9-01

参考文献

  • [1].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 张晓芳.复旦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D]. 王永莉.陕西师范大学2010
  • [2].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 张纵.南京艺术学院2005
  • [3].西汉城市地理研究[D]. 肖爱玲.陕西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符号、景观与空间结构——基于陕西方志舆图(明至民国)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