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研究

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文职人员制度是深化我军人才队伍内部专业化分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军当前用人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搞好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薪酬制度是重要的一方面,因为它直接决定文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岗位吸引力。加强对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对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军队人才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着力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章利用对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5所军队综合性大学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文职人员平均薪酬一般约为现役军人的1/2至2/3,公勤人员则为文职人员的1/2至2/3。这一数据与文职人员和军人对文职人员薪酬偏低的感觉是一致的。同时,研究发现文职人员应聘不但竞争激烈,而且合同到期后,续聘比例非常高,从这一点看,文职人员的薪酬水平基本反映了市场供求的均衡状况。所以,如果仅仅将文职人员薪酬与现役军人相比,就容易陷入“军队文职人员工资偏低的错觉”之中。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把能被文职人员替代的军人岗位尽快实现文职化。军人岗位是否可以予以文职化,关键要看五个衡量指标:一是履行岗位任务是否需要现役军人所具有的使用枪支和武力的权力;二是完成工作任务是否需要经过训练的现役军人所具有的特殊战斗技能和战争工作经验;三是虽然有效行使岗位职责可能无需现役军人的技能、训练和经验,但由现役军人履行职责对部队的好处是否大大超过文职人员;四是法律法规是否要求必须由现役军人从事该岗位工作;五是文职人员的合同是否禁止文职人员从事特定岗位的工作或在指定的时段上班。文章最后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提出了六点政策建议:一是防止陷入“文职人员工资偏低错觉”,二是尽快将可以替代的军人岗位实现文职化,三是加强对文职人员薪酬下拨经费的监督与管理,四是建立文职人员工资收入调查统计制度,五是对文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宜过高,六是改革完善相关福利待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理论基础
  • 2.1 薪酬的概念与功能
  • 2.1.1 薪酬的概念
  • 2.1.2 薪酬的功能
  • 2.2 与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相关的薪酬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
  • 2.2.2 古典工资理论
  • 2.2.3 近现代工资理论
  • 第三章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简况与启示
  • 3.1 外军文职人员制度简况
  • 3.1.1 外军文职人员的含义
  • 3.1.2 外军文职人员规模庞大岗位分布广泛
  • 3.1.3 外军文职人员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作用明显
  • 3.2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水平与结构
  • 3.2.1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标准
  • 3.2.2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结构
  • 3.2.3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水平
  • 3.3 外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 3.3.1 薪酬标准立法规范
  • 3.3.2 薪酬结构灵活多样
  • 3.3.3 薪酬水平普遍低于同岗位现役军人
  • 3.3.4 实行薪金与奖金挂钩的激励机制
  • 第四章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发展与问题
  • 4.1 我国文职人员薪酬制度历史演变
  • 4.1.1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职人员薪酬制度
  • 4.1.2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职人员薪酬制度
  • 4.2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运行现状
  • 4.2.1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标准
  • 4.2.2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结构
  • 4.2.3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水平
  • 4.3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主要问题
  • 4.3.1 政策上军地衔接不够
  • 4.3.2 薪酬结构弹性不足
  • 4.3.3 部分补贴制度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 4.4 我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抽样调查分析
  • 4.4.1 样本特征
  • 4.4.2 文职人员应聘动机端正并且现实
  • 4.4.3 文职人员获取招聘信息渠道单一
  • 4.4.4 文职人员认同这一职业但对前途担忧
  • 4.4.5 文职人员自我身份定位低
  • 4.4.6 工资待遇是目前文职人员最关心也是最不满意的问题
  • 4.4.7 文职人员社会保险、住房补贴虽然落实但标准偏低
  • 4.4.8 管理人员对本单位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高
  • 4.4.9 管理人员认为文职人员工资水平偏低
  • 4.4.10 管理人员对文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以实用为主
  • 4.4.11 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军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的政策建议
  • 5.1 防止陷入“文职人员工资偏低错觉”
  • 5.2 尽快将可以替代的军人岗位实现文职化
  • 5.3 加强对文职人员薪酬下拨经费的监督与管理
  • 5.4 建立文职人员工资收入调查统计制度
  • 5.5 对文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宜过高
  • 5.6 改革完善相关福利待遇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工资福利调查问卷(对象为文职人员)
  • 附录B 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工资福利调查问卷(对象为管理人员)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职业学校编外人员薪酬管理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2)
    • [2].公司销售人员薪酬体系分析及再设计[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11)
    • [3].浅析销售人员薪酬激励与影响因素[J]. 科技广场 2017(01)
    • [4].某建筑公司销售人员薪酬管理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07)
    • [5].Z公司销售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J]. 今日财富 2019(05)
    • [6].关于对财务人员薪酬实行差异化管理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12)
    • [7].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薪酬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 商 2016(16)
    • [8].湖北省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薪酬制度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09)
    • [9].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和公司业绩分析[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2)
    • [10].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4(06)
    • [11].新加坡公职人员薪酬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12)
    • [12].研发人员薪酬管理研究[J]. 商 2014(01)
    • [13].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研究[J]. 轻型汽车技术 2017(03)
    • [14].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13)
    • [15].我国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的有效方法探索[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2(06)
    • [16].简析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股东财富关系[J]. 中国商论 2017(20)
    • [17].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2)
    • [18].销售人员薪酬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09)
    • [19].制造型中小企业营销人员薪酬管理模式探析[J]. 营销界 2020(21)
    • [20].我国科研人员薪酬与区域创新绩效互动关系检验[J]. 财会月刊 2018(23)
    • [21].工程机械代理商销售人员薪酬体系的实证分析[J]. 科技广场 2016(11)
    • [22].公平视角下报业人员薪酬管理创新策略探讨[J]. 中国报业 2016(04)
    • [23].上海市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08)
    • [24].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5].科技研发人员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关联性——基于工业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6].医务人员薪酬管理改革重点[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6)
    • [27].高管人员薪酬、自由现金流量对公司风险承担之影响[J]. 科学决策 2010(07)
    • [28].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2)
    • [29].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主要问题与对策[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06)
    • [30].销售人员薪酬管理研究[J]. 商业故事 2016(11)

    标签:;  ;  ;  

    军队文职人员薪酬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