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思想较敏锐的知识型群体,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致力报国之行是大学生的正确选择。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要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实的爱国主义者。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必须联系并把握新形势下时代的新变化,使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在阐述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时,要凸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国内现阶段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互联网新平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结合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要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分析,既要看到取得初步成效的一面,也要看到存在问题的一面。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一要注重分析普世价值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大学生主权和民族意识的变化。二要看到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发生的某些变化,有的大学生有“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也有少数大学生有盲目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三要注意到一些大学生受宗教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些都使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复杂。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对策研究的起点。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策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在认知;根本在认同;重点在“实”;关键“融”;目的在转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意义
  • 3、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2、国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一)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 1、全球化背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冲击
  • 2、国内现阶段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
  • 3、互联网的新平台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冲击
  •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
  • 1、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利契机
  • 2、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 3、校园文化的开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文化条件
  • 二、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 (一)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步成效
  • 1、大学生思想变化主流积极向上
  • 2、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度高
  •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
  • 1、大学生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新认识
  • 2、大学生主权和民族意识的变化
  • 3、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
  • 4、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和实践存在误区
  • 5、学校和家庭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策略
  • (一)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在认知
  • 1、秉承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相结合
  • 2、夯实理论基础,国家大政方针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及时编入教材
  • (二)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在认同
  • (三)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实"
  • 1、因时制宜,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新的时代要求
  • 2、因材施教,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特点
  • 3、因地制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
  • (四)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键在"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 2、学生党员和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效应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 3、网络和大众传媒中增强爱国主义的宣传力度和科学引导
  • 4、优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 (五)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根本目的在"转化"
  • 1、在社会实践中把爱国主义的热情转化为报国行动
  • 2、把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和服务中西部转化为回馈祖国的行动
  • 3、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教育中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一) 史料类
  • (二) 著作类
  • (三) 论文类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 福建茶叶 2019(10)
    • [2].新时代网络文化视阀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论析[J]. 大众文艺 2019(23)
    • [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2)
    • [4].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韶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9(06)
    • [5].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 现代盐化工 2019(06)
    • [6].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机理和践行路径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9(12)
    • [7].基于“洁洁良”类现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再思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05)
    • [8].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J]. 大众科技 2019(12)
    • [9].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20(03)
    • [10].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困境及对策[J]. 现代企业 2020(02)
    • [1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9(22)
    • [12].凝心铸魂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6)
    • [13].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 智库时代 2020(13)
    • [14].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0)
    • [15].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可能与路径构建[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学校治理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J]. 区域治理 2019(50)
    • [17].战“疫”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 大众文艺 2020(09)
    • [18].文化认同视角下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路径[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3)
    • [19].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J]. 未来与发展 2020(03)
    • [20].网络负性情绪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与应对[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8)
    • [21].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践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9)
    • [22].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浅析[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0(01)
    • [23].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02)
    • [24].五四时期音乐创作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03)
    • [25].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J]. 北京青年研究 2020(03)
    • [26].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滁州学院易班平台为例[J]. 吕梁学院学报 2020(03)
    • [27].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逻辑[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6)
    • [28].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4)
    • [29].利用网络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策略[J]. 现代交际 2020(12)
    • [30].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分析[J]. 质量与市场 2020(07)

    标签:;  ;  ;  

    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