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的确定性分析

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的确定性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周期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个经济体的独立研究转向各经济体相互结合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中外的许多学者在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和三个问题:第一个方面即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包括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识别和协动性大小变化特征两个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影响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经济变量因素。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主流的方法有移动相关性,VAR,格兰杰检验,谱分析,回归分析等。这些研究大都建立在以很多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大样本的统计检验基础上,以得到比较普遍的结果。通过研究,人们逐渐得到了一些共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非常强,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动性较小,甚至有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非常的不显著。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这种协动性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代表。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逐渐提高。在影响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经济变量中,人们普遍认为双边贸易强度,产业结构相似性和经济政策相似性等都对协动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这些变量在多数国家之间表现为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正的相关性。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了低迷。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热切关注。本文以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为时间分割点,以中日韩三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日、中韩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特征和危机前后的变化,并系统研究了相关经济变量对这种协动性的确定性影响。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使用的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数据的来源和处理,并简单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介绍了本文涉及的主要经济理论,对与本文相关的经济概念的使用做了相关的界定。介绍了关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得到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总结。第3章介绍并建立了本文实证部分使用的两个方法和模型。其中第一个方法是谱分析,这里给出了谱分析的相关理论,并给出了分别在连续序列和离散序列下的模型建立过程。另外一个方法是确定性检验的方法,极值边界分析模型。同样的,本章给出了其详细的建立过程。本文的第4章是本文的第一个实证部分。本章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的GDP增长率循环序列进行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得到三国的经济周期的频域特征以及中日,中韩的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特征和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在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上,三个国家基本相同,在6~8个季度之间,其中日本的持续时间稍长,中国和韩国次之;经济周期的波动性,韩国最大,日本次之,中国最小。中日和中韩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都比较高,但是几乎在所有的频率上中日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都要高于中韩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经济危机的发生提高了这种协动性。第5章是本文的第二个实证部分,本章使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对经济变量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的确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本章的分析可以得知:双边贸易强度是中日,中韩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确定性影响变量。其中,中日之间的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是正向的,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之间的双边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中韩之间的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是反向的,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韩之间的双边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日之间的财政政策相似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有正的相关关系,中韩之间的财政政策相似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没有确定的相关关系。这与中日韩的主流经济政策思想有关系,日本一直以来都实行相机决策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也一直在追随日本经济政策的脚步,二者的相似性较高;而韩国则在很长时间以来实行顺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只是在近期才开始实行反经济周期的政策。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的频率上,中日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要高于中韩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产业结构相似性,货币政策相似性,FDI强度不是中日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确定性变量。尽管产业结构相似性的指标变量在基本的回归中是显著的,但是在进行确定性检验的遍历回归中,这种显著性就不那么明显了。货币政策相似性和FDI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在中日的关系中甚至是不显著的。在中韩的组合中,产业结构相似性和FDI强度是确定性变量,其中产业结构相似性是确定为正的,而FDI强度是确定为负的。本文通过频域分析,系统的研究了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的频域特征和中国与日韩两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特征,经济危机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以及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确定性,并得到了一系列的相关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既可以验证在许多国家的大样本统计研究中得到的一些共识,也得到了中日,中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特征和相关变量的影响确定性。同时,本文所有的实证都是建立在频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这与以往国内的类似文章是不同的。这样就从不同的侧面证实了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理论和共识,也为类似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

论文目录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 2.2 关于经济周期协动性特征的文献综述
  • 2.3 关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影响变量的文献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经济模型的建立和理论基础
  • 3.1 谱分析理论和模型建立
  • 3.2 确定性理论和模型建立
  • 第4章 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
  • 4.1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特征分析
  • 4.2 中日和中韩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 4.3 金融危机后中日和中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性分析
  • 5.1 模型介绍和数据来源
  • 5.2 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
  • 5.3 确定性检验模型的建立
  • 5.4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性检验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中日韩三国的相关统计和处理数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的确定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