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取向问题的当代探索 ——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文学价值取向问题的当代探索 ——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论文摘要

价值取向问题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文学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当代探索是一个时代性命题。文学创作乃至于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都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文学作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必然的事实,它既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反映,也蕴涵着作家个人的理解、思索、理想与希冀。学界理应寻找合适的文学对象对之进行深度探讨,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显然可以被我们视为研究这一问题的文学范本。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文学价值取向的两极性发展命题。理解和把握文学价值取向的两极性发展命题,对我们探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问题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并为我们就文学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当代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总体而言,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湖光山色》、《额尔古纳河右岸》、《暗算》充分体现了社会政治价值取向与个人化价值取向的融合、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以及伦理道德价值与历史理性价值的统一。社会政治价值与个人化价值、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伦理道德与历史理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对抗的一面,在历史发展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真正成熟的文学作品,真正成熟的作家的文学立场与态度,不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单一的选择,而是需要在二者之间“徘徊”。这是我们在对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学理性关注与探索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它也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未来发展在价值取向选择问题上的基本规范与要求,或者说,当代中国文学应该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如是,当代中国文学当可迎来一种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学价值观念与文学价值取向
  • 1.1 文学价值观念的界定
  • 1.1.1 文学价值观念与文学观念
  • 1.1.2 文学价值观念的历史形成
  • 1.2 文学价值观念与文学价值取向
  • 1.3 影响文学价值取向的基本因素
  • 1.4 文学价值取向的两极性发展
  • 2. 社会政治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对抗与融合
  • 2.1 附庸于政治之上的文学
  • 2.1.1 社会政治价值取向问题的基本理解
  • 2.1.2 社会政治价值取向的形成
  • 2.2 个人价值的彰扬
  • 2.2.1 个人化价值取向与主体性理论
  • 2.2.2 对庸俗社会学的矫枉过正
  • 2.3 从个人哀痛走向公共情怀
  • 2.3.1 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名
  • 2.3.2 社会政治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融合
  • 3. 文学的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 3.1 生态关怀成为时代的命题
  • 3.1.1 文学中生态关怀的出现
  • 3.1.2 文学的生态功能
  • 3.2 生态关怀是人文关怀的时代补充
  • 3.3 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的和谐发展
  • 4. 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与历史价值的冲突与统一
  • 4.1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 4.1.1 伦理道德的混乱
  • 4.1.2 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局限
  • 4.2 历史理性价值及其局限
  • 4.3 在伦理道德、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徘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正与效率: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以刑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S1)
    • [2].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及引导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29)
    • [3].大学生民事权益保护及其法律价值取向问题[J]. 现代教育科学 2014(05)
    • [4].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分析及路径选择[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4)
    • [5].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4)
    • [6].企业实施非市场战略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 企业经济 2011(08)
    • [7].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时文 体验时代脉搏[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05)
    • [8].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2)
    • [9].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J]. 新媒体研究 2017(15)
    • [10].女性的婚恋价值取向问题及其对策[J]. 唐都学刊 2015(01)
    • [11].关注中小学“名校”的价值取向[J]. 基础教育研究 2009(06)
    • [12].浅论公共政策出台的价值取向问题及风险对策分析——开征燃油税为何“四面楚歌”[J]. 法制与社会 2008(07)
    • [13].浅议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价值取向问题[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1)
    • [14].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究——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9)
    • [15].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J]. 亚太教育 2016(16)
    • [16].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价值取向问题探讨[J]. 品牌(下半月) 2014(11)
    • [17].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价值取向问题探讨[J]. 现代商业 2015(34)
    • [18].学校教育当凸显“又红又专”[J]. 今日教育 2009(11)
    • [19].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J]. 才智 2019(24)
    • [20].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及其实践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6)
    • [21].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J].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8(08)
    • [22].基于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6(39)
    • [23].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 中国文艺家 2020(01)
    • [24].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青年人才择业价值取向研究[J]. 第一资源 2014(06)
    • [25].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分析与思考[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 [26].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思考[J]. 山西青年 2016(05)
    • [27].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剖析[J]. 职业 2009(14)
    • [28].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理性审思[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07)
    • [29].劳动立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 学术界 2008(06)
    • [30].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发展综述及评析[J]. 教学研究 2008(04)

    标签:;  ;  ;  ;  

    文学价值取向问题的当代探索 ——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