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酸的电化学技术研究

基于核酸的电化学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中,我们基于功能核酸成功地构建了两个电化学DNA传感器来分别检测小分子药物博来霉素和特定的靶标DNA序列。博来霉素虽然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但它在临床使用中会出现一些毒副作用如容易导致肺纤维化等。为了使博来霉素作为抗癌药物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将它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方便的电化学方法来检测博来霉素。实验选用一段已报导研究的DNA作为博来霉素的底物,这段DNA的一端固定到金电极表面制成一个电化学DNA传感器,另一端标记电化学指示剂二茂铁。当检测体系中加入博来霉素与Fe2+形成的Fe(Ⅱ)-BLMs后,这个复合物会断裂电极表面的DNA。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这个传感器检测博来霉素的最低检测限达到100 pM (0.293 ng/mL),而且这个传感器即使在血清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对100pM的博来霉素也有很好的信号响应。核酸外切酶Ⅲ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出双链DNA结构,并沿3’-5’方向逐步地消化单核苷酸,利用这一特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在核酸外切酶Ⅲ协助下循环检测特定靶标DNA的电化学DNA的传感器,选用[Ru(NH3)6]3+作为电化学指示剂。实验中核酸外切酶Ⅲ只会大量消化固定在电极表面的探针DNA,不会消化加入的靶标DNA,其最低检测限为20 fM。同时,我们比较了在不同位点有不同数量碱基错配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该检测体系有效的区分开有不同错配情况的靶标序列,并且当形成的双链DNA的3’端有连续四个以上碱基发生错配时核酸外切酶Ⅲ将不再消化DNA,反应终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化学概论
  • 1.1.1 电化学的发展简史
  • 1.1.2 电化学的研究内容
  • 1.1.3 电化学检测的基本装置
  • 1.1.4 电化学的检测方法
  • 1.1.5 电化学反应的指示剂
  • 1.1.6 电化学的应用
  • 1.2 功能核酸传感器
  • 1.2.1 基于酶的核酸传感器
  • 1.2.2 核酸适体(Aptamer)传感器
  • 1.2.3 电化学DNA传感器
  • 1.3 实验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基于DNA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微量博来霉素
  • 2.1 引言
  • 2.1.1 博来霉素治疗癌症的机理
  • 2.1.2 检测博来霉素的目的及意义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步骤
  • 2.4.1 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博来霉素活性
  • 2.4.2 表征工作电极
  • 2.4.3 在金电极表面固定巯基DNA探针及钝化金电极
  • 2.4.4 优化检测液
  • 2.4.5 考察金电极的工作性能
  • 2.4.6 计算金电极表面固定的探针密度
  • 2.4.7 确定博来霉素的检测限
  • 2.4.8 实时在线检测
  • 2.4.9 不同金属离子特异性比较
  • 2.4.10 实际样本血清中检测
  • 2.4.11 交流阻抗验证博来霉素切断DNA的过程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博来霉素活性
  • 2.5.2 表征工作电极
  • 2.5.3 SWV检测液的优化
  • 2.5.4 考察金电极的工作性能
  • 2.5.5 计算金电极表面固定的探针密度
  • 2.5.6 电化学方法验证博来霉素切断DNA的过程
  • 2.5.7 博来霉素检测限
  • 2.5.8 博来霉素实时在线检测
  • 2.5.9 不同金属离子特异性比较
  • 2.5.10 实际样本血清中检测
  • 2.5.11 交流阻抗验证博来霉素切断DNA的过程
  • 2.6 小结
  • 第3章 利用核酸外切酶Ⅲ检测特定的DNA序列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步骤
  • 3.4.1 构建E-DNA传感器
  • 3.4.2 优化杂交效率
  • 3.4.3 确定靶标序列T1的检测限
  • 3.4.4 双链DNA的3'末端突出长度对核酸外切酶Ⅲ活性的影响
  • 3.4.5 酶切反应时间动力学曲线
  • 3.4.6 实际样本血清中验证E-DNA传感器的稳定性(检测靶标T1)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优化杂交效率
  • 3.5.2 E-DNA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
  • 3.5.3 靶标DNA的检测限
  • 3.5.4 在血清中检测靶标DNA
  • 3.5.5 双链DNA的3'末端突出的长度对核酸外切酶Ⅲ活性的影响
  • 3.5.6 E-DNA传感器的选择性
  • 3.6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博来霉素的有关物质和组分[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05)
    • [2].博来霉素的抗肿瘤活性及诱导肺纤维化毒性的研究进展[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11)
    • [3].动态轴向压缩柱精制博来霉素[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9(06)
    • [4].瓜蒌薤白汤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纤维化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20(04)
    • [5].过氧化物酶5过表达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04)
    • [6].内镜下球囊扩张联合博来霉素注射在难治性直肠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07)
    • [7].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09)
    • [8].博来霉素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1)
    • [9].替米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J]. 西部医学 2008(01)
    • [10].博来霉素二糖片段合成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6(06)
    • [11].博来霉素水解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9(04)
    • [12].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组织中组蛋白3和组蛋白4乙酰化变化[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13].海藻多糖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J]. 齐鲁药事 2008(09)
    • [14].两种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下调肿瘤抑制素M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04)
    • [15].阻断白介素-17A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6].贝伐珠单抗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15)
    • [17].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QTof质谱联用技术在盐酸博来霉素杂质谱研究中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07)
    • [18].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博来霉素的有关物质[J]. 药物分析杂志 2015(04)
    • [19].博来霉素单药方案治疗癌性胸腔积液32例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5)
    • [20].博来霉素与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 2008(04)
    • [21].博来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J]. 安徽医药 2018(10)
    • [22].鸦胆子油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包头医学 2013(02)
    • [23].博来霉素A_2和B_2的HPLC测定[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09)
    • [24].博来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06)
    • [25].维生素D3对博来霉素诱发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6)
    • [26].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减少博来霉素使用[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06)
    • [27].博来霉素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 [28].AFAP1在博来霉素诱导的A549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10)
    • [29].博来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5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02)
    • [30].调节博来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0(05)

    标签:;  ;  ;  ;  

    基于核酸的电化学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