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以永川工业为例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以永川工业为例

论文摘要

建设成渝经济区,是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要途径。当前,成渝地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成渝经济区发展,支点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在县域工业。以永川工业为例,对作为成渝经济区经济主体的县域工业进行研究,对于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依据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和增长极相关理论,通过全面剖析永川工业经济,对成渝地区县域工业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当前,成渝地区县域工业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先导,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众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表现出地域性、依附性、民营性、市场性、灵活性等鲜明特点。综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成渝地区县域工业将逐步走上一条外向化、特色化、集聚化、规模化的稳健发展道路。永川工业经济从清朝后期开始萌芽,之后经历了基础形成、快速发展共三个阶段,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在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永川工业也伴随着一些客观的问题,还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必须面对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问题方面,主要是工业总体规模偏小、工业结构不够合理、竞争优势不突出、要素瓶颈未得到根本缓解等;机遇方面,主要是宏观形势总体有利、区位优势比较突出、政策优势比较明显、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挑战方面,主要是西部大开发的共性、国外市场带来的压力、政策优势趋于弱化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永川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展目标,作出了针对永川工业发展的方向性、政策性和工作性建议。本文力图通过对以永川工业的研究,为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并通过后期的实施与发展进行验证,不仅使此次研究得以延续,同时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涵义
  • 2.2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思想
  • 2.2.1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
  • 2.2.2 关于增长极的主要理论
  • 2.2.3 工业主导产业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3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 3.1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发展现状
  • 3.2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发展特点
  • 3.3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发展趋势
  • 3.4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发展展望
  • 3.4.1 面临的机遇
  • 3.4.2 面临的挑战
  • 3.4.3 宏观展望
  • 4 永川工业发展研究
  • 4.1 永川工业发展历程
  • 4.1.1 萌芽阶段(1949 年以前)
  • 4.1.2 基础形成阶段(1949-1992)
  • 4.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6)
  • 4.2 永川工业发展现状
  • 4.3 永川工业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形势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面临的形势
  • 4.4 永川工业发展展望
  • 4.4.1 发展思考
  • 4.4.2 发展目标
  • 4.4.3 发展方向
  • 4.4.4 发展规划
  • 5 促进永川工业发展的建议
  • 5.1 政策性建议
  • 5.2 工作性建议
  • 6 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成渝经济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以永川工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