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经皮穿针与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与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与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的对比性研究,分析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特点,探讨不同类型的骨折选用相适应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选择较为理想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在2005年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有定期随访的病例分为两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组(简称经皮穿针组),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组(简称解剖板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经皮穿针组21例,疗效优9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5%。解剖板固定组21例,疗效优8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1.4%。同时,经皮穿针组相对于解剖板固定组具有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皮穿针组较解剖板固定组透视次数较多,术后进行Constant-Murley评分:经皮穿针组为88.52±6.48分,解剖板内固定组为81.00±8.35分,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术后12周、24周肩关节前屈上举度数:经皮穿针组分别为101.1±9.2°、133.1±15.4°,解剖板固定组分别为80.8±14.0°、118.0±15.5°,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经皮穿针组1例出现术后疼痛,未出现关节僵硬、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发生2例关节僵硬,5例术后疼痛,共7例术后肩关节功能差。两组并发症经X2检验,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组在治疗Neer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方面优于切开复位解剖板固定组,且因其手术微侵袭性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L型解剖板踝前横切口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1)
    • [2].锁定锁骨解剖板和钩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优势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6(04)
    • [3].Y型解剖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 2008(04)
    • [4].锁骨解剖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4)
    • [5].环抱型肋骨接骨板与预塑形解剖板生物力学研究[J]. 创伤外科杂志 2019(11)
    • [6].锁定解剖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26)
    • [7].胫骨下端外侧解剖板治疗Pilon骨折47例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09(13)
    • [8].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28)
    • [9].微创稳定系统(LISS)与解剖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比较[J]. 广州医药 2015(03)
    • [10].应用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ColtonⅡC、ⅡD型骨折[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03)
    • [11].跟骨解剖板治疗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9(09)
    • [12].影响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锁定解剖板固定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06)
    • [13].后内侧解剖板治疗陈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J]. 实用骨科杂志 2009(05)
    • [14].尺骨鹰嘴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 中国临床医学 2009(03)
    • [15].肱骨Y形解剖板治疗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4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9)
    • [16].尺骨鹰嘴解剖板及克氏针张力带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优劣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7)
    • [17].胫骨Pilon骨折治疗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02)
    • [18].解剖板手术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J]. 河北中医 2010(11)
    • [19].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50例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13)
    • [20].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12)
    • [21].经后内侧入路桡骨远端解剖板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04)
    • [22].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8例临床体会[J]. 哈尔滨医药 2009(02)
    • [23].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7(03)
    • [24].微型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及跖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23)
    • [25].三角形钛合金解剖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 2008(04)
    • [26].大块髂骨植入锁骨解剖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J]. 中医正骨 2008(11)
    • [27].经跗骨窦入路结合型解剖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 2020(01)
    • [28].传统解剖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0)
    • [29].肱骨远端解剖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0)
    • [30].跟骨解剖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19(17)

    标签:;  ;  ;  ;  ;  ;  ;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与切开复位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