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地理学看盖斯凯尔夫人的乡村主题

从文化地理学看盖斯凯尔夫人的乡村主题

论文摘要

盖斯凯尔夫人生活在英国的大变革时期,她撰写了关于社会和她自身经历的多部作品。除了工业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之外,她也创作了不少乡村小说,如《克雷福德镇》、《表妹菲丽丝》和《妻子与女儿》等,常常以和谐美好的家园意象呈现乡村主题。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以文化景观——地点和空间的结构景观和人们的身份相互构建和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的乡村主题。本文拟从自然、家庭和社区三方面探讨古老的英国乡村的文化景观特征,即和谐、稳定与恪守传统。第一章分析了自然景观。在乡村,大部分的家庭拥有传统风格的花园。这些自然地点常常被描绘成“牧歌式的家园”,人们在这样优美如画的环境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庄严广阔的贵族花园和园林体现了社会的权力关系和秩序原则,是贵族统治在地理上的呈现。人们在野外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但并未失去尊重自然的古老传统观念。乡村的自然空间是适于人们健康成长的环境。第二章分析了家庭景观。家庭是乡村居民的生活中心,也是盖斯凯尔夫人常常强调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发源地。父亲和儿子的权力在家庭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空间的设置和支配都遵照这一准则。母亲和女儿是家中天使,她们在私人空间内建造了自我身份,也继承了传统妇女的美德。客人和仆人也有其特定的活动空间,但在古老的乡村,他们常常被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可以出入家人的空间,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第三章分析了社区公共景观。乡村小镇建立在强大的传统影响之下。在沙龙茶会中,人们追求“优雅”的英国特性,建立了乡村乐园。他们还拥有教堂和聚集室等具有公共记忆的特定建筑,在这些地点的记忆和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了归属感。在具有商业特征的市场空间,他们也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外部商品经济化的旧式交换性的商业文化。在乡村小镇也有矛盾和斗争,外部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势力冲击着古老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对土地不同的使用和经营方式、家庭结构的重建、社区传统文化的持守与改造。尽管如此,它们仍不失为让人眷恋的美好家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Literature Review
  • 0.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 0.3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1 Nature as an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 1.1 Paradise of Home Garden
  • 1.2 Grand Garden and Field
  • 1.3 Wilderness
  • Chapter 2 Home as a Gendered Landscape
  • 2.1 Men’s Controlling Power at Home
  • 2.2 Women’s Place and Space
  • 2.3 Servant and Guest’s Place
  • Chapter 3 Community as a Public Landscape
  • 3.1 Lady’s Parlor for Regular Meetings
  • 3.2 Church and Assembly Room
  • 3.3 Marketing Place
  • Conclusion
  • Not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文化地理学观照下《浮世画家》之“家”的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3)
    • [2].理论溯源: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J]. 全球传媒学刊 2019(02)
    • [3].地方文化资源在“文化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赣南地区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
    • [4].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J]. 地理研究 2015(03)
    • [5].河北省红色文化研学发展研究——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20(Z1)
    • [6].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北美新移民女性文学[J]. 知识文库 2016(22)
    • [7].文化地理学[J]. 文化研究 2017(02)
    • [8].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批评——评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01)
    • [9].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四川电影”[J]. 电影评介 2020(12)
    • [10].江南人才辈出的社会文化根因——一个文化地理学的诠释[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 [11].中国文化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评《文化地理学》[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3)
    • [12].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空间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7(01)
    • [13].风景与资本的逻辑——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18-19世纪的英国“如画风景”[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6(03)
    • [14].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之综述[J]. 世界文学评论 2011(02)
    • [15].现代文化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隐喻作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04)
    • [16].翻转课堂与教室空间样态建构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角[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7].“文化相对主义”的坚守与局限——《走过西藏》的文化地理学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 2014(11)
    • [18].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邕剧渊源史[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19].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的英美文化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0)
    • [20].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视界——评张祖群的《新文化地理学:点、线、面维度的文化管理研究》[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03)
    • [21].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0(06)
    • [22].新文化地理学中的非表征与再物质化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2)
    • [23].城市文化地理学与文脉的空间解读[J]. 探索与争鸣 2017(09)
    • [24].“非物质文化地理学”的创建与意义[J]. 河南科技 2015(04)
    • [25].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J]. 人文地理 2013(01)
    • [26].文化地理学视域下对地方民俗展览构建的探索[J]. 中国博物馆 2018(01)
    • [27].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的徽州地域文化经济初步解读[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8].空间·视觉·构形: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风味人间》中的“国家形象”创设[J]. 电影评介 2019(02)
    • [29].以文化地理学视角探寻中国风景园林源流脉络[J]. 中国园林 2013(08)
    • [30].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的徽州地域文化经济初步解读[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标签:;  ;  ;  ;  ;  

    从文化地理学看盖斯凯尔夫人的乡村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