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理学思想述解

曹端理学思想述解

论文摘要

宋明代理学发展历程,以明代中期为分界线,从宋代到明代初期,是程朱理学居主流地位,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逐渐取代之,占据主流地位。这一转变之得以实现应基于一个过渡阶段方有可能。因而研究明初理学十分重要,它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程朱理学是如何过渡到阳明心学以及阳明心学是否在明代之初就已经有了发展的苗头这一重大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明初理学之冠”的曹端理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希望在客观述解曹端理学思想的同时,进而以之为例来揭示整个明初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曹端的理学思想主要由对程朱理学的承继与发挥两个部分构成。前者主要表现在“太极动静”、“理气无间断”、“理一分殊”、“天理与人欲截然限断”、“立基于敬”、“孔颜乐处乃‘仁中自有其乐耳’”这六个方面。曹端继承了程朱理学关于“太极即理”的理本体思想,一方面将“太极动静”看作形而上的动静的本体;另一方面又将“太极动静”作为宇宙生成论的内在机制。其“理气无间断”的思想,也是对程朱“理气说”的发挥:“理”与“气”是形上和形下的关系;“理”在“气”先;并且“理”与“气”是不相杂的。但他还认为“理”“气”是不相间的,是一体相合而非相分的二物,这是他与程朱不同之处。其“理一分殊”思想,基本上就是对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再现,一方面以为万物分有的“一理”不是指万物各分有“理”的一个部分,而是指“一理”完整地体现在万物之中;另一方面以为“一理”散而为万物之理,万物之理合而为“一理”。其“天理人欲”思想,大旨还是对程朱“天理人欲”思想的承继,即将“天理”与“人欲”截然对立,主张以时时警惕之“心”于“天理人欲”处截然限断。在道德修养方面,曹端也是顺着程朱的理路强调“涵养”与“居敬”;所不同的是他更看重“立基于敬”,且将“主敬”、“主静”、“存诚”并提。二程提倡“孔颜之乐”,但不曾说破“乐”在何处,曹端说“仁中自有其乐耳”,一语点破“乐”在“仁”。本文认为,曹端对程朱理学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理驭气”、“事心之学”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上。他驳斥朱熹所谓“太极不自会动静”,强调“太极自会动静”。在他看来,这不是说“理”(太极)挂搭在“气”之上,乘“气”而动,而是说“理”主动的动静。曹端的“事心之学”,注重“心”的作用,重视“先立其大”,重视对“心”的修养与操存,强调在“心”上做功夫。这更是曹端理学思想有别于程朱理学的特色之处。本文认为,从曹端理学对程朱理学的承继与发挥,可以看出明初理学较之宋代理学,已经出现了“新异”之处,如重视在“心”上做功夫;“立基于敬”之涵养心性;限断人欲等等。这些“新异”之处,对“心学”的正式出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一促进可以看出明初理学对“心学”主流地位的形成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思想背景
  • (一) 明初理学思想背景
  • (二) 生平与著述
  • 二、曹端理学的主要范畴
  • (一) 太极
  • (二) 天理
  • (三) 心与性
  • (四) 存诚、主敬、主静
  • 三、对程朱理学主要思想的承继
  • (一) 太极动静
  • (二) 理气无间断
  • (三) 理一分殊
  • (四) 天理与人欲截然限断
  • (五) 立基于敬
  • (六) 孔颜乐处
  • 四、对程朱理学的发挥
  • (一) 理驭气
  • (二) 事心之学
  • 五、由曹端思想窥探明初理学之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曹端理学思想研究现状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李达的法理学思想[J]. 祖国 2017(02)
    • [2].理学思想对宋代陶瓷的影响[J]. 艺术品鉴 2019(06)
    • [3].理学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J]. 艺术品鉴 2018(27)
    • [4].宋代绘画中理学思想探微[J]. 美术教育研究 2011(10)
    • [5].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J]. 大众文艺 2018(06)
    • [6].地理学思想融入地理试题探究[J]. 地理教育 2018(09)
    • [7].宋代陶瓷中的理学思想探微[J]. 艺术科技 2017(07)
    • [8].论钱时的理学思想[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9].李梦阳、何景明的反理学思想识解[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0].地理学思想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8)
    • [11].徐光启与明清之际后理学思想世界的重建[J]. 船山学刊 2016(02)
    • [12].浅谈胡安国及其理学思想[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10)
    • [13].彭定求理学思想试探[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4].两宋人物画中的理学思想[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1)
    • [15].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J]. 原道 2019(02)
    • [16].中国法律儒家化后的发展——浅谈儒家理学思想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17].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J]. 中国哲学史 2008(01)
    • [18].程颢、程颐理学思想与佛教关系阐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9].论刘克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创作[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20].元季隐士杜本理学思想探源[J]. 朱子学刊 2009(00)
    • [21].北山先生何基的理学思想与学术路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2].功利与变革:边沁法理学思想评述[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1)
    • [23].周敦颐与宋明理学思想谱系的相关问题[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7)
    • [24].姚莹理学思想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6)
    • [25].南宋大家朱熹的理学思想考辨[J]. 兰台世界 2013(09)
    • [26].陈来著作二种——[J]. 读书 2011(02)
    • [27].评《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28].试论理学思想对宋传奇的影响[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 [29].“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J]. 东方论坛 2010(04)
    • [30].陈立夫人理学思想论析[J]. 黑龙江史志 2009(11)

    标签:;  ;  ;  ;  ;  

    曹端理学思想述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