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重构 ——材料与中国架上绘画之辩

实验与重构 ——材料与中国架上绘画之辩

论文摘要

我们知道绘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证明在于不同时期面貌各异绘画作品的存在,这些作品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人类艺术观念变化的历程。显而易见,由不同物质材料组成的绘画作品正是因材料特征的差异性而表现出艺术视觉图像的多样,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选择的结果,之所以要选择不同材料创作是因为随着对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选择范围的扩大,他们不断产生新的艺术观念。在观念变革作用下组成作品的艺术材料也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观念。应该可以说材料是绘画存在的物质基础,绘画语言使材料得以诗意的存在,观念决定着材料与绘画语言的价值和意义。对材料特性的把握与利用,不仅直接关系到绘画作品的美学特性,而且也是艺术家主体能力的体现。艺术家也只有通过对传统绘画材料与新材料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尝试、深入探索,对其中有文化价值、体现时代特色的元素进行提取重构,才能使架上绘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材料语言获得更好地继承与更新;同时,也为艺术家观念表达找到了一个新的契入点。经济的全球化冲击着世界的多元格局,使得中国包括艺术在内的各个领域发生着相应变化。人们的精神需要已不满足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应关注现代油画古今中外各种材料的实验,以材料的特点与表现力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对材料的表现美感和品质特征进行深层文化意蕴的挖掘,寻找油画发展新的可能性。并且,我们还要关注的是油画怎样发展才能更好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油画可以从优秀传统艺术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营养,把其中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元素分离出来,进行重构,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时代主题,运用于独具个人特质的创作中,这可能是中国架上绘画发展的一个可行的方向,也是艺术家把西方文化向本土转化的有效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架上绘画概述及其绘画材料的分析
  • (一) 简释架上绘画及绘画材料的特性
  • 1.架上绘画简释
  • 2.绘画材料的三种特性
  • (二) 绘画材料与架上绘画其他诸元素
  • (三) 绘画材料的变与不变
  • 二、西方架上绘画与材料互动的历程
  • (一) 西方油画的形成和早期发展
  • 1.西方绘画的源与流
  • 2.油画的雏形
  • (二) 文艺复兴到西方近代传统绘画材料特性的深入发掘
  • 1.颜料色彩的发掘
  • 2.工具痕迹的运用
  • 3.材料覆盖层的演化
  • (三) 20世纪西方架上绘画的演变与绘画材料变革
  • 1.观念的前驱
  • 2.现代绘画语言的实验
  • 3.后现代绘画的超越
  • 4.绘画材料的拓展
  • 三、中国对架上绘画的引进与当代绘画材料的探索
  • (一) 西画的传入
  • 1.油画与中国人初次相遇
  • 2.西画的"拿来"
  • (二) 当代中国艺术家对架上绘画材料实验与重构的探索
  • 1.油画传统材料写实语言的追求
  • 2.架上绘画综合材料的文化、哲学的意味
  • 3.材料新时空的拓展
  • 四、中国架上绘画发展的经验与前景
  • (一) 西方架上绘画的启示
  • (二) 中国油画经验和前景
  • 1.传统油画材料的新发掘
  • 2.绘画材料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更新
  • 3.在民族文化的语境中谋求架上绘画的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议绘画学习中的观念、表现和技法[J]. 教育革新 2008(09)
    • [2].摄影对中国当代架上绘画创作的影响[J]. 美与时代(中) 2020(02)
    • [3].浅析架上绘画中的蓝色[J]. 今传媒 2020(06)
    • [4].艺术设计的衍生效应 架上绘画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上海工艺美术 2018(01)
    • [5].浅谈大众图像与架上绘画[J]. 才智 2018(13)
    • [6].架上绘画的可能性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8)
    • [7].架上绘画的当代性解读[J]. 美与时代(中) 2017(01)
    • [8].再现与表征:当代架上绘画创作研究[J]. 艺术教育 2017(15)
    • [9].中国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研究与审美[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架上绘画的当代性转向——以庞茂琨“再古典”系列为例[J]. 牡丹 2020(04)
    • [11].浅析影像艺术对当AI写作实绘画的影响[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0)
    • [12].莫芷作品[J]. 当代油画 2016(08)
    • [13].赵开坤作品[J]. 当代油画 2016(08)
    • [14].浅析架上绘画的色彩演变[J]. 同行 2016(07)
    • [15].作品解读[J]. 缤纷 2016(07)
    • [16].德勒兹《感觉的逻辑》浅析当代架上绘画[J]. 艺术品鉴 2017(03)
    • [17].作为当代艺术的架上绘画[J]. 当代油画 2017(01)
    • [18].致危险科技 展望“我们之后”的未来风景[J]. 收藏投资导刊 2017(09)
    • [19].精神的图腾——苏东金属艺术作品赏析[J]. 文化月刊 2017(06)
    • [20].浅析架上绘画创作中的新材料选择[J]. 明日风尚 2017(07)
    • [21].因“色”见“空”——茹小凡访谈[J]. 画刊 2017(06)
    • [22].陆春涛的“出逃”与“回归”[J]. 收藏与投资 2016(06)
    • [23].架上绘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向思考[J]. 艺术品鉴 2017(08)
    • [24].艺术市场破局之后,必将迎来辉煌[J]. 收藏投资导刊 2017(16)
    • [25].从跨媒材到新媒体:看美国八十年代的架上绘画如何回归[J]. 艺术与设计 2017(02)
    • [26].透景画:一种观看的历史[J]. 画刊 2017(09)
    • [27].从“主流”到“边缘” 架上绘画是沉沦还是涅槃?[J]. 收藏投资导刊 2017(18)
    • [28].影像艺术与架上绘画的默契[J]. 艺术品鉴 2016(03)
    • [29].架上绘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油画 2009(02)
    • [30].现实秘境——沃扎·瑟尔闵斯架上绘画探析[J]. 大众文艺 2019(08)

    标签:;  ;  ;  ;  ;  ;  

    实验与重构 ——材料与中国架上绘画之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