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网络救援模式与系统实现的研究

灾后心理网络救援模式与系统实现的研究

论文摘要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极其严重的。它在给人们造成重大物质损失的同时,也给受灾民众的心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有效地对灾民心理就行干预和救助,对其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灾难所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所涉及的人员数量巨大,加之我国目前进行现场指导的心理学家的数量有限,因此建立网络救援系统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网络救援系统,不仅能够解决人员数量有限,更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网络的共享特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实现自救和互救,对于人们建立重新创造生活的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首先对灾区灾民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随后分析网络救援的可行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心理救援现状。笔者阅读大量文献了解了日本和美国救援现状。随后和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一起研究进行心理救援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包括有宣泄理论,沉浸理论,视觉心理和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等。在对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网络救援中来。随后笔者提出新的依托网络进行的网络救援模式。该模式集专家,个人,社会和救援平台与一体,构成了“四位-体“的心理救援模式。对模式的构建原则和理念以及模式所具有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模式进行技术实现,实现之前就是对系统架构进行的设计,架构设计时候依据模式的功能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主要采用.net技术,B/S架构、结合多层结构中间件设计,运用MVC常用模型进行分层次结构设计来完成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数据持久层和表示层的工作。结合Ajax技术,Javascript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救援功能,从而使系统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完整性。系统数据库采用虚谷数据库,本文对部分模块的数据逻辑进行分析,最后则展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对救援理论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救援模式,并对模式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模式实现的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进行实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震后幸存者的心理反应
  •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
  • 1.4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4.1 日本的心理援助和心理救援经验
  • 1.4.2 美国心理救援现状
  • 1.4.3 我国心理救援网站
  • 1.5 灾后心理救援平台的必要性研究
  • 1.5.1 国家发布地震灾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 1.6 灾后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1.6.1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 1.6.2 灾后心理教育
  • 第二章 网络灾后心理救援理论与模式构建
  • 2.1 心理救援相关理论
  • 2.2 心理救援理论的应用研究
  • 2.2.1 网络救援中的沉浸
  • 2.2.2 宣泄与网络救援
  • 2.2.3 视觉心理与网络救援
  • 2.3 网络灾后心理救援模式的构建
  • 第三章 灾后心理救援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1.1 心理知识模块设计
  • 3.1.2 在线心理测评
  • 3.1.3 快乐心理
  • 3.1.4 在线咨询模块设计过程
  • 3.1.5 平台管理模块设计
  • 3.1.6 其他模块的设计过程
  • 3.2 数据库设计
  • 3.2.1 概念结构设计
  • 3.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3 平台关键技术
  • 3.3.0 Ajax技术
  • 3.3.1 Ajax介绍
  • 3.3.2 Ajax工作过程
  • 3.3.3 Ajax的不足
  • 3.3.4 Javascript
  • 3.4 灾后心理救援平台的实现过程
  • 3.4.1 系统结构
  • 3.4.2 系统的开发工具
  • 3.4.3 服务器设备要求
  • 3.4.4 客户端设备要求
  • 3.4.5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3.4.6 在线测评模块实现
  • 3.4.7 三维动画的功能实现
  • 3.4.8 平台管理模块实现
  • 3.4.9 在线论坛的实现
  • 第四章 软件测试和运行效果
  • 4.1 软件测试
  • 4.1.1 功能测试
  • 4.1.2 压力测试
  • 4.1.3 用户界面测试
  • 4.1.4 兼容性测试
  • 4.1.5 安全测试
  • 4.2 运行效果
  • 第五章 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灾难心理救助训练探析[J]. 黑河学刊 2013(06)
    • [2].克服灾难心理[J]. 成才与就业 2011(03)
    • [3].灾难心理学学科体系初探[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05)
    • [4].美国灾难心理服务对我国灾后心理重建的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 [5].我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初探[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01)
    • [6].自我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灾难心理教育的启示[J]. 校园心理 2019(04)
    • [7].灾难心理护理人员的基本要素与心理护理程序[J]. 医学动物防制 2010(11)
    • [8].灾难心理创伤及受灾民众的心理援助[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08)
    • [9].美国灾难心理干预模式初探[J]. 中国减灾 2010(07)
    • [10].灾后心理援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1].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化和动态性[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6)
    • [12].灾难心理分析及大学生心理援助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0(20)
    • [13].灾难频发时代影响中学生灾前心理的因素研究[J]. 神州 2013(18)
    • [14].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5].灾后心理调适指南[J]. 乡镇论坛 2008(16)
    • [16].灾后心理调适指南[J]. 社区 2008(11)
    • [17].我国青少年灾难心理素质影响因素评估——基于Log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的估计[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4)
    • [18].被灾难雕塑的日本文化[J]. 中国报道 2011(04)
    • [19].民用航空事故心理救援的组织架构[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3(03)
    • [20].CISM对我国建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02)
    • [21].地震波及地区高校学生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 教书育人 2008(33)
    • [22].走出灾难的阴霾——谈心理危机与救助[J]. 百科知识 2008(12)
    • [23].经典细节[J]. 女性天地 2012(01)
    • [24].灾难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后[J]. 中国教育学刊 2008(11)
    • [25].“5.12”心理重创学生哀思传统表达方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8)
    • [26].震后灾难心理及其救援对策研究[J]. 科技风 2015(01)
    • [27].大学生灾难认知水平现状分析——基于苏湘皖三省市高校学生的调研数据[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10)
    • [28].灾后护理中护士应对方式与交流恐惧研究[J]. 西部中医药 2015(05)
    • [29].中学生灾难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J]. 学理论 2012(24)
    • [30].回顾克拉玛依大火导致的心理危机及其护理干预[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27)

    标签:;  ;  ;  ;  

    灾后心理网络救援模式与系统实现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