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与老庄思想的比较研究

费尔巴哈与老庄思想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老子注译及评介》和《庄子今注今译》等著作为读本,试图对费尔巴哈与老子和庄子思想中,关于无神论思想的可比较之处进行对比。二者虽然在时空上相隔悬殊,但是,他们的学说中都包含着深刻的无神论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第一部分对费尔巴哈与老庄关于自然的学说进行了比较。首先对自然这一概念作了较细致的界定,尤其对老庄所言自然作了详细的说明,因为老庄所说的自然与现代意义下的自然是不同的。接下来,对费尔巴哈与老庄都是从自然本身去认识自然进行了论述。最后,从世界统一于物质、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其规律性的思想三个方面,分析了费尔巴哈与老庄对自然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之比较。总之,费尔巴哈与老庄关于自然的学说是他们无神论思想的坚实基础,更是他们无神论思想最鲜明的所在。本文第二部分对费尔巴哈与老庄关于人的学说进行了比较。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分别讨论了费尔巴哈与老庄对人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但人的肉体器官、头脑是出于自然界,而且在头脑里面的精神也是自然界的产物;老庄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分别讨论了费尔巴哈与老庄对人的认识:由于费尔巴哈认识到的人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判别),所以他对社会的认识是无内容、空洞的;而老庄则是为了否定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否定了当时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这样,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受到了限制。所以,费尔巴哈和老庄对人在社会关系中本质的认识局限性很大。最后,从人和自我的关系中,分别论述了费尔巴哈与老庄对人的认识,主要集中分析了他们对人的精神本质、精神生活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那么,就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与老庄都没能正确认识和解决人的问题,所以,他们关于人的学说中,还是给有神论(唯心主义)留下了空间。本文第三部分对费尔巴哈的“利己主义”与老庄的“为我重生”进行了比较。“利己主义”与“为我重生”是费尔巴哈和老庄思想中重要的标识。正是由于他们无法正确解决人的问题,费尔巴哈最终走入了要在人间建立爱的宗教,而老庄则走入了“无我”之境,这样,唯心主义占据了整个空间。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们的无神论思想还是闪烁着星火之光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
  • 一、费尔巴哈与老庄关于自然的学说之比较
  • 1.1 对自然的界定
  • 1.2 以自因论来解释自然
  • 1.3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思想
  • 1.4 关于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思想
  • 1.5 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其规律性的思想
  • 二、费尔巴哈与老庄关于人的学说之比较
  • 2.1 人与自然
  • 2.2 人与社会
  • 2.3 人和自我
  • 三、费尔巴哈利己主义与老庄为我重生之比较
  • 3.1 “利己主义”和“重生”
  • 3.2 “爱”和“为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2].费尔南德斯:阿根廷新总统[J]. 中国外汇 2019(21)
    • [3].“感性直观”走出了意识的内在性吗?——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性翻转[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2)
    • [5].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历史原像——一种基于文本的比较性诠释[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02)
    • [6].论恩格斯对施达克批评唯物主义的反批判——基于《费尔巴哈论》的解读[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7].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出发点、基本准则及其理论本质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9(18)
    • [8].简析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9].马克思、费尔巴哈“实践”概念及启示——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研究文本[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7)
    • [10].继承和超越——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实践观之关系[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 [1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启示[J]. 大连干部学刊 2016(07)
    • [12].费尔巴哈为什么没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J]. 哲学动态 2016(09)
    • [13].试论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以及对马克思的影响[J]. 黑河学刊 2016(06)
    • [14].半截子马克思主义者——费尔巴哈[J]. 商 2016(29)
    • [15].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旧唯物主义[J]. 哲学研究 2015(05)
    • [16].费尔巴哈为什么没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4)
    • [17].浅析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感觉理论与费尔巴哈感觉理论的关系[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08)
    • [18].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浅谈“现实的人”及其意义[J]. 文教资料 2017(01)
    • [19].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J]. 青春岁月 2016(21)
    • [20].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的研读[J]. 长江丛刊 2016(31)
    • [21].浅析美国第三人同意搜查制度——以费尔南德斯案切入[J]. 中财法律评论 2016(00)
    • [2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本质思想的超越[J]. 青年文学家 2016(33)
    • [23].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J]. 中学生百科 2016(36)
    • [24].莱茵河[J]. 科学家 2017(04)
    • [25].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阐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 青春岁月 2017(11)
    • [26].恩格斯对“偏差理解”的批判——以《费尔巴哈论》为例[J]. 学园 2017(01)
    • [27].盗牛者[J].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17(06)
    • [28].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J]. 山西青年 2017(08)
    • [29].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J]. 长江丛刊 2017(18)
    • [30].孤独,也许是你的陌生——伊恩·费尔韦瑟的世界[J]. 收藏与投资 2017(07)

    标签:;  ;  ;  ;  

    费尔巴哈与老庄思想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