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AtERFs亚家族间DNA结合特异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AtERFs亚家族间DNA结合特异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论文摘要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 ,ERFs)是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了植物各种生理调节,研究发现很多的ERFs 成员参与了抗逆的调节,如干旱、低温、高渗等。拟南芥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超家族中含有124 个成员,大部分的成员的功能未知。至今也仅有一个ERF 蛋白DNA 结合域与DNA 的复合物(AtERF1-GCC box)的三维结构被测定。采用实验方法对这么多的转录因子进行研究,在前期的蛋白表达纯化和后期的DNA 结合筛选都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本文中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来研究转录因子与DNA 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从唯一结构已知的拟南芥ERF1(AtERF1)与GCC box 的复合物出发,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了拟南芥ERF 超家族的124 个成员的DNA 结合域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构建了进化树。我们从家族中选取了在进化上位于不同亚家族的四个成员,AtERF1、CBF1、AtEBP 和AtERF4 做进一步的分析。以AtERF1 与GCC box 的复合物为模板,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搭建出CBF1、AtEBP 和AtERF4 的DNA 结合域三维结构。并

论文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 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
  • 2.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
  • 2.1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简介
  • 2.2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因子的研究现状
  • 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点
  • 3. 计算科学与生物学的交融----生物信息学
  • 3.1 生物信息学产生的背景
  • 3.2 生物信息学主要包括的研究领域
  • 3.3 生物信息学在研究转录因子与DNA 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材料
  • 1. 实验方法
  • 1.1 数据库检索
  • 1.2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1.3 同源建模
  • 1.4 单碱基替换法
  •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 实验平台
  • 第3章 结果
  • 1. 序列比对与同源建模
  • 2. DNA 结合域表面静电势分析
  • 3. 单碱基替换实验
  • 4. 分子动力学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1. 单碱基替换实验
  • 2. 表面静电分布差异
  • 3. AtERF1、CBF1、AtEBP 和AtERF4 与DNA 间的非键相互作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转录因子AtERFs亚家族间DNA结合特异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