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小学生体悟到语文之美

如何引领小学生体悟到语文之美

(威远县向义镇中心学校威远642450)

毋庸置疑,汉语言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音韵。它经历了由甲骨文到行书的演变流程,其结构、笔体、章法为汉语言所独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语意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语文之美,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到语文之美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体悟到语文之美呢?我认为应该紧紧抓住语文之美的三大特点,结合小学生心理年龄认知特点,由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具体可按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反复诵读,体会音韵美

对小学生来说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课业本身的趣味性是引起小学生注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很好的契合了儿童的心理特征,文本篇幅短小,注重趣味性。教材中所涉及的诗歌、儿歌如《咏鹅》、《静夜思》、《小小的船》、《假如》等都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反复诵读成为必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诵读中感受体会语言的抑扬顿挫,感受汉语言的独特的音韵之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回乡偶书》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八十六岁时重返故乡之作。此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诗中对往日故乡人事的眷恋,对人世沉浮?的慨叹,对6、7岁的孩童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笑问”背后的悲凉,学生更无法理解。此时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诵读,以诵促悟,以诵意情。

同样《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怎样让学生理解领悟这份深情呢?是忽略诗的情感,枯燥讲解,还是以诵促悟?《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三叠》,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流传至今,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把以悟诗情作为教学主线,反复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咏三叹,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纵观1——6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展现汉语言文字音韵美特点的文章比比皆是。如《赞汉字》,《匆匆》,《和时间赛跑》等,古诗文则更不必说了。毫无疑问诵读,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份美的感受和体验。

二、法赏析,感受形体美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欣赏。”——《赞汉字》汉字独特的结构形式,独具特色的书法表现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是中国人内化精神的外在表现,而书法又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之美。不论是篆书、隶书,还是草书、楷书,其艺术欣赏性都是相当高的。再加上,书法史上名家辈出,名作荟萃,更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书法盛世。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书至初唐而极盛”有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有独树一帜,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草圣”张旭、怀素。有以瘦劲露骨自矜的柳公权……欣赏这些书法名家名作,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体之美,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他们学好语文注入新的动力。

三、展开想象,领略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汉语言文字的意境之美体现在这样三个层次:

(一)词义内涵丰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汉语言的词语同时具有无限的想象性,例如:风和日丽、翩翩起舞、叠翠流金、烟柳依依、袅袅炊烟、碧空如洗等词语所描绘的场景色彩,情感、意象,无一不传达一种美。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想象,来具体感受这些词语中的意象,从而提升学生的感受力,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

(二)句子优美,动人心弦

有了词语感受为基础,感受课文中句子的美将变得易如反掌。以六年级上册《山雨》为例:“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每一个句子都美得动人心弦,但于学生而言,只有感受到了,才是获得了,语文的学习才有延续性。

(三)情深意浓,哲思无限

所谓“诗言志”,“不平则鸣”,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都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领悟文章的情感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教育模式。教会学生“悟”的方法,举一反三,实现活学活用,才是当下语文教学的精髓之所在。在《怀念母亲》里作者写道“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作者最后说“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将作者努力回想母亲画面刻在了我们的心头,那份难以言说的哀伤跃然纸上。

结束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领悟语文的音韵美、形体美、意境美,正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与情趣,与课程标准是不谋而合的。

标签:;  ;  ;  

如何引领小学生体悟到语文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