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

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

论文摘要

本文以生活在近代上海的归国法学留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呈现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同面向,进而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法学留学生是怎样影响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上海城区是近代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频繁的商贸活动也使得上海的法律制度、教育环境发展较为成熟,不少法学留学生因此汇聚在上海,并积极推进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入研究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这一课题,有助于认识城市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城市内群体关系的演变以及民众生活精神面向的转变,有助于对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思考提供借鉴,对了解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城市社会变迁有重要的意义。封建时代的中国,整个社会的调控机制重公权、轻私权;重人治、轻法治。上海作为传统中国的一部分,也缺乏宪政、共和、法治、个人权利、司法独立和律师制度等因素。清末民初,法学留学生学成回国聚集在上海,通过翻译出版欧美及日本法学书籍、创办法学类报刊杂志、引入律师制度等活动,向社会传播西方法学知识。近代法学知识、法律观念从无到有这一传播过程,也是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中国传统法律教育是国家默许的前提下,在民间展开的。上海开埠初期,仍延续在“四书五经”之外辅助性传授的传统法律教育模式。民初,民国教育部召集东西留学生拟定新学制。随即上海的法学留学生开始创办新式法律教育,并充当了新式法律教育的主要力量,上海也成为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的重镇。1920年至1939年,上海有6所专门法学类独立学院,6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法律系(院)。法学留学生在教学中逐步发展出独立的法学研究体系,并培养了一个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的新知识群体,汇聚成为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内源性动力。辛亥革命后,在法学留学生的努力下,律师制度确立并在上海得以顺利运行,上海也形成了律师群体。律师群体通过各类案件的审理、非诉讼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深深影响上海华人社会的法律观念。从社会构成角度而言,律师群体与其他新兴职业群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阶层,打破了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结构。律师群体中的法学留学生,因其社会身份和可观收入而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钦慕。律师群体中的法学留学生,较早的组建了上海律师公会。得益于上海的社会经济环境,上海律师公会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律师公会。以法学留学生为主的上海律师公会的领导层,尝试行业自治的管理模式,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社会职能,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近代上海这种社会团体与国家政府互动管理社会的模式,反映了上海城市社会运作模式的变迁。概言之,在教育界,法学留学生开办发展新式法学教育,培养新兴职业群体;在律师界,法学留学生树立了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传播了近代诉讼观念,通过律师公会尝试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协作;在法学研究领域,法学留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法学研究体系,并提出复兴中华法系的研究思路,表达了将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纳入对等、互补、会通阶段的意愿。这一系列活动,都可以从不同面向体现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主干资料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法学留学生与法学知识传播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启动
  • 一、西方法学观念传入
  • 二、法学留学的初创阶段
  • 三、政策确立时期的法学留学
  • 四、理性发展阶段的法学留学
  • 五、法学留学学习内容
  • 六、法学留学的特点
  • 第二节 法学留学生学成归国
  • 一、法学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面貌
  • 二、法学留学生在上海聚集
  • 三、上海的法学留学生
  • 第二章 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律教育
  • 第一节 上海近代法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一、上海近代法律教育的开创
  • 二、上海法律教育的勃兴
  • 第二节 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律院校的创建
  • 一、法学留学生与独立学院法科(系)的创办
  • 二、法学留学生与大学法学院(系)的发展
  • 三、上海教育界法学留学生的收入
  • 第三节 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律教学
  • 一、法学留学生与法学课程设置
  • 二、法学留学生与国立大学的法学课程
  • 三、法学留学生与教会大学的法学课程
  • 四、法学留学生与私立大学的法学课程
  • 第三章 法学留学生与上海律师群体
  • 第一节 法学留学生与律师团体
  • 一、律师管理模式的传入与移植
  • 二、上海律师公会体制的变迁
  • 第二节 法学留学生与律师管理
  • 一、律师群体中的法学留学生
  • 二、上海律师公会的管理
  • 第三节 法学留学生与律师形象
  • 一、扩大社会职能
  • 二、维护执业纪律
  • 三、社会救助
  • 四、民众对律师的认知
  • 第四章 法学留学生与上海法学研究
  • 第一节 法学留学生与法学研究
  • 一、清末民初近代法学研究的发展
  • 二、上海法学留学生的法学研究特色
  • 第二节 法学留学生与法学期刊
  • 一、《法学杂志》与《法学丛刊》
  • 二、法学留学生的期刊论著分析及比较
  • 结语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律师公会与近代社会组织治理[J]. 决策与信息 2018(02)
    • [2].法科留学生与上海律师公会[J]. 民国研究 2016(02)
    • [3].1927年改组后的上海律师公会[J]. 近代中国 2009(00)
    • [4].贝勒路上的上海律师公会[J]. 检察风云 2017(21)
    • [5].上海律师公会运作制度的演变及其财务状况[J]. 史林 2013(01)
    • [6].民国时期上海律师公会的评述[J]. 兰台世界 2013(16)
    • [7].1935年汉口律师公会选举纠纷研究[J]. 民国档案 2013(03)
    • [8].上海律师公会与中国近代法制[J]. 探索与争鸣 2012(11)
    • [9].寻根之旅 “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成立始末[J]. 中国律师 2012(08)
    • [10].穿越历史的隧道 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巡礼[J]. 中国律师 2011(12)
    • [11].上海律师公会改组浅议[J]. 兰州学刊 2009(02)
    • [12].民国时期上海律师公会对律师信誉的维护[J].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2)
    • [13].捍卫司法主权的斗争:上海律师公会与领事观审制度的废除[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4].档案还原历史变迁[J]. 上海档案 2016(03)
    • [15].近代文凭造假与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以留日文凭造假和上海律师公会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6].民国时期的浙江律师业——以杭县律师公会为中心的分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06)
    • [17].留日毕业文凭的泛滥与治理(1901—1931)[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8].播火传薪 继往开来 上海律协召开上海律师公会百年纪念大会[J]. 中国律师 2013(01)
    • [19].民国法律援助制度初探——以北平律师公会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 2010(05)
    • [20].欢迎青年律师报名参选赴英培训项目[J]. 中国律师 2009(09)
    • [21].追寻民国历史,传承上海律师精神[J]. 中国律师 2010(02)
    • [22].国内近40年来民国律师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5)
    • [23].欢迎青年律师报名参选 赴英培训项目[J]. 中国律师 2009(10)
    • [24].抗战胜利后武汉律师群体的发展轨迹[J].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2)
    • [25].论上海律师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纪念上海律师公会成立百周年[J]. 中国司法 2012(08)
    • [26].上海律师公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沪隆重举行[J]. 中国司法 2013(01)
    • [27].法国律师制度述评[J]. 当代法学 2010(06)
    • [28].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群体探析[J].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4)
    • [29].法治的力量 香港研修随想[J]. 中国律师 2012(08)
    • [30].律师传统今何在?[J]. 文史参考 2010(06)

    标签:;  ;  ;  

    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