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白刺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

唐古特白刺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北方内陆盐碱地区荒漠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之一,为我国特有植物种,具有沙生植物和盐生植物的多重特性。本研究以唐古特白刺为对象,通过根系分布、根际土壤水分、幼苗盐胁迫下生理指标变化、盐离子吸收运输及分布、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变化、光合日变化等的观测,对其资源特征及耐盐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资源利用及盐碱干旱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根际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明显,0~40cm土层含水量变幅较大,40~80cm土层含水量最高,80cm以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160~300cm土层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平均根长100cm,根幅300cm。主根较粗,入土浅,根长为株丛高的1.32倍,侧根发达,扩展范围较广,根幅为冠幅的3.23倍,地上生物量为根系生物量的1.46倍;有效根系主要分布于0~40cm土层,为吸收和利用水分的重要区域,在0~20cm、20~40cm土层中,有效根重分别占总有效根重的58.69%、22.96%,有效根长分别占总有效根长的59.65%、23.20%。根系的水平走向和浅层大范围分布,有利于及时有效吸收利用因降水而补充的地表水分,是其在干旱荒漠地区大面积分布的重要生存策略之一。2.NaCl胁迫10d、20d、30d后,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均随NaCl浓度的增大呈相似的变化规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低浓度(25~100mmol·L-1)胁迫时上升,高浓度(200~400mmol·L-1)盐胁迫时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随NaCl浓度增大持续上升,在相同NaCl浓度下,胁迫10d时上升幅度较大,胁迫20d、30d时上升幅度较小;可溶性蛋白(SP)含量随NaCl浓度增大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可溶性糖(SS)在低NaCl浓度时上升,高NaCl浓度时下降。表明随NaCl浓度增大,幼苗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大,保护酶在低NaCl浓度下对清除活性氧起到主要作用,并且Pro是维持幼苗渗透压平衡的主要物质,而SS、SP对渗透压平衡具有辅助调节作用。3.根系对盐分离子的吸收比以K+最大,其次为Cl-、Na+;运输比以Ca2+最大,其次为Cl-、Na+。由于土壤介质Cl-、Na+的基数远大于其他离子,所以Cl-、Na+的吸收和运输总量最大,其后依次为K+、Ca2+、Mg2+。在NaCl胁迫下,以叶片优先吸收并积累大量盐分离子为适应特征,茎叶和根系中Cl-、Na+及总离子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叶片对Cl-、Na+和总无机离子的积累量高于茎和根部,叶片和茎部能够大量积累盐分离子,维持组织细胞的高渗透压和原生质胶体的高亲水性,增大地上部和根部的渗透势差,促进水分向地上部运输。4.NaCl胁迫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变化趋势一致,其顺序为:25>CK>50>100>200>400mmol·L-1;水分利用效率(WUE)在200、400mmol·L-1NaCl浓度下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随NaCl浓度增大,幼苗的表观量子效率(a)、暗呼吸速率(Rd)、最大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呈下降趋势,在25mmol·L-1NaCl浓度下其Pnmax、LSP、LCP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唐古特白刺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下降,25mmol·L-1NaCl浓度下光合同化潜力最大,400mmol·L-1NaCl浓度下光合同化潜力最小。随NaCl浓度增大,幼苗的初始荧光(Fo)呈增大趋势,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实际光合效率(ФPSⅡ)均呈下降趋势。说明NaCl胁迫下幼苗的PSⅡ光反应中心受到的破坏程度随NaCl浓度增大而加重,这也是其Pn下降的主要原因。5.幼苗Pn日变化呈现单峰趋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之后随光合有效幅射(PAR)的增大而持续下降,无光合“午休”现象;Tr在8:00~10:00随PAR的增加呈现较大幅度上升,10:00-16:00有相对平稳的小幅升降变化,16:00开始下降;WUE的日变化整体表现为8:00-14:00快速下降,14:00以后稳定或小有上升;气孔限制值(Ls)在8:00-14:00整体表现为平稳上升趋势,14:00以后下降。多元回归显示,PAR偏回归系数显著大于其他环境因子,说明PAR与Pn的相关性最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除800mmol·L-1外,各环境因子与Pn的通径系数趋势为:PAR>大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表明PAR对Pn的贡献最大。不同NaCl浓度下PAR的通径系数随NaCl浓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降低,环境因子对Pn的效应在100mmol·L-1NaCl浓度下最显著,此浓度下PAR和Ca的利用效率最高,在800mmol·L-1NaCl浓度下,PAR的利用效率最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及资源特征
  • 1.2.1.1 灌丛沙包及根系分布
  • 1.2.1.2 对盐碱和干旱生境的适应性
  • 1.2.2 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 1.2.3 生理特征及水分胁迫的影响研究
  • 1.2.3.1 光合特征
  • 1.2.3.2 水分胁迫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4 盐生植物的基础生理研究
  • 1.2.4.1 渗透调节和离子区域化
  • +/Na+平衡'>1.2.4.2 细胞内 K+/Na+平衡
  • +通道'>1.2.4.3 K+通道
  • -通道'>1.2.4.4 Cl-通道
  • 2+通道'>1.2.4.5 Ca2+通道
  • 第二章 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2.1 根系特性
  • 2.1.2.2 土壤水分
  • 2.1.2.3 叶面扫描及透射观察
  • 2.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根际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
  • 2.2.2 根际土壤中有效根垂直空间分布与贮水量关系
  • 2.2.3 根系水平分布规律
  • 2.2.4 有效根长密度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
  • 2.2.5 有效根重密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
  • 2.2.6 根系与地上株丛分布
  • 2.2.7 叶面气孔分布及叶绿体超微结构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NaCl 胁迫对唐古特白刺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aCl 胁迫下幼苗叶片 SOD、CAT 和 POD 变化
  • 3.2.2 NaCl 胁迫下幼苗叶片 MDA 含量变化
  • 3.2.3 NaCl 胁迫下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3 讨论
  • 3.3.1 NaCl 胁迫与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 3.3.2 NaCl 胁迫与幼苗叶片 MDA 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NaCl 胁迫对唐古特白刺幼苗离子吸收与运输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NaCl 胁迫下幼苗生长介质及植株各器管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 2+/Na+、Mg2+/Na+、K+/Na+和 Cl-/Na+的影响'>4.2.2 NaCl 胁迫对幼苗器管 Ca2+/Na+、Mg2+/Na+、K+/Na+和 Cl-/Na+的影响
  • 4.2.3 NaCl 胁迫对幼苗根系与茎叶盐分离子吸收和运输比的影响
  • +、K+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特性的影响'>4.2.4 NaCl 胁迫对幼苗各器官 Na+、K+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根系对盐分离子的吸收
  • 4.3.2 根系对盐分离子的运输
  • 4.4 结论
  • 第五章 NaCl 胁迫对唐古特白刺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2.1 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
  • 5.1.2.2 光和日变化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
  • 5.1.3.2 光和日变化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光响应特性
  • 5.2.1.1 NaCl 胁迫对幼苗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 5.2.1.2 NaCl 胁迫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5.2.2 叶绿素荧光特性
  • 5.2.3 光合日变化特性
  • 5.2.3.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5.2.3.2 环境因子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3.3 不同 NaCl 浓度处理下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3.4 通径分析
  • 5.3 讨论
  • 5.3.1 NaCl 胁迫与光响应特性的关系
  • 5.3.2 NaCl 胁迫与气体交换参数的关系
  • 5.3.3 NaCl 胁迫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 5.3.4 NaCl 胁迫与光合日变化的关系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州某高校校区宿舍空气霉菌浓度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6)
    • [2].巧解浓度问题[J]. 数学大王(五六年级) 2009(05)
    • [3].定容还是恒压[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10(02)
    • [4].不同肥料浓度对角堇穴盘苗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0)
    • [5].规范使用“浓度”、“分数”和“含量”[J]. 热能动力工程 2018(06)
    • [6].空气中PM10浓度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刊 2017(10)
    • [7].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维生素B_(12)浓度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24)
    • [8].关于浓度及其单位使用中的规范[J]. 中国计量 2015(12)
    • [9].辽宁省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9)
    • [10].不要滥用“浓度”[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02)
    • [11].不要滥用“浓度”[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03)
    • [12].中国式的怪毛病[J]. 当代经理人 2008(04)
    • [13].115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质量浓度的监测与分析[J]. 西北药学杂志 2017(01)
    • [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酒中氰化物的浓度[J]. 酿酒科技 2017(08)
    • [15].“浓度问题”解析[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适用) 2014(Z1)
    • [16].不要滥用“浓度”[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03)
    • [17].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内科 2010(03)
    • [18].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内科 2010(04)
    • [19].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关系[J]. 交通医学 2010(05)
    • [20].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内科 2010(05)
    • [21].“质量比浓度”正确吗?[J]. 农业科学研究 2009(03)
    • [22].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02)
    • [23].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内科 2008(01)
    • [24].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04)
    • [25].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内科 2008(02)
    • [26].“质量比浓度”正确吗?[J]. 农业科学研究 2008(03)
    • [27].有关“浓度”的正确表示方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10)
    • [28].施用不同浓度尿素对苋菜生长的影响[J]. 河南农业 2016(11)
    • [29].物质的量浓度教学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9)
    • [3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环孢素浓度的影响因素与疗效分析[J]. 广东医学 2014(17)

    标签:;  ;  ;  ;  ;  

    唐古特白刺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