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南平市儿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儿童感染乙肝的危险因素,掌握南平市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各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选取<15岁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儿童感染乙肝危险因素;对我市乙型肝炎感染者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结果:(1)南平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0.93%,首针及时率为79.22%。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3.67%,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60.95%。城区儿童HBsAg阳性率为1.65%,HBsAb阳性率为67.58%;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为4.93%,HBsAb阳性率为56.80%。(2)对儿童感染乙肝危险因素的分析表明,家庭内有乙肝病人或HBsAg携带者、有静脉输液史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因素,而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HBsAg携带率。(3)南平市乙肝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50.49%),其次为C型(38.83%)、BC及CD混合型(6.31%)、D型(4.37%)。未发现其它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 B基因型感染者的HBeAg阳性率、HBVDNA含量明显小于C基因型和混合型, B基因型是无症状乙肝携带者、急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的主要基因型, C基因型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基因型。结论:乙肝疫苗推广应用后,南平市儿童对乙肝病毒已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 HBsAg阳性率较以往下降显著,但应加强农村乙肝防制工作。家庭内有乙肝病人或HBsAg携带者和医源性传播是当前南平市儿童感染乙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南平市乙肝病毒基因型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为C基因型。乙肝病毒C基因型复制能力高、传染性强,与乙肝后肝硬化有关。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切断乙肝传播途径,仍然是南平市乙肝防制的重要措施。

论文目录

  •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3. 前言
  • (1) 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 (2) 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发生了变化
  • (3) 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与临床的关系
  • 4.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 2、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调查质量控制及资料可靠性检验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1 结果
  • 6. 讨论
  • 1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 2 儿童乙肝感染状况
  • 3 儿童感染乙肝的危险因素
  • 4 HBV基因型分析
  • 7. 总结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