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药用植物匙羹藤的生理生化研究

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药用植物匙羹藤的生理生化研究

论文摘要

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Retz) schult)系萝藦科、匙羹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主要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Li-Cor,USA)和生理生化测定方法对匙羹藤进行了生理生态和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匙羹藤生长量的影响匙羹藤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率范围为7.394%以上。最好的土壤含水率范围为8.023%-32.329%。2.水分胁迫对匙羹藤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1).光合作用的光响应①.胁迫组(土壤含水率为6.786%)植株饱和净光合速率比正常组(土壤含水率为32.329%)植株的低很多,正常管理时光合作用能力比受到胁迫时光合作用能力强。②.受到胁迫时暗呼吸速率较低,说明其生理活动较不旺盛。③.通过比较正常管理和胁迫状态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胁迫状态下,光补偿点增大,光饱和点下降。(2).光照强度对匙羹藤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胁迫组植株的蒸腾速率的光饱和点比正常管理组植株的光饱和点低,胁迫组植株的最大蒸腾速率远远低于正常管理组植株的最大蒸腾速率。(3).水分利用效率(WUE)匙羹藤水分利用效率光饱和点较低,大约为600umol/ m2·s,这一般是上午八-九点左右和下午四-五点左右的光合有效辐射,上午和下午这时段是匙羹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段。3.叶绿素荧光和生理生化指标(1).从对照到处理III(土壤含水率为32.329%-8.023%),匙羹藤叶绿素荧光的Fm/F0、Fv/F0、脯氨酸含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上升,但上升不明显,达不到显著差异程度。处理III达到最高值。从处理III到处理I(土壤含水率为8.023%-6.786%),Fm/F0、Fv/F0及其脯氨酸含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下降,且下降很明显,达到了显著差异程度,处理I达到最低值,匙羹藤从对照到处理III,即在土壤含水率为8.023%以上范围内,匙羹藤对水分亏缺的生理反应是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强,匙羹藤的抗旱力是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强。从处理III到处理I,匙羹藤对水分亏缺的生理反应明显是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匙羹藤的抗旱力明显是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从对照到处理III,叶绿素荧光的Fv/Fm值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上升,但上升不明显,达不到显著差异程度,处理III达到最高。从处理III到处理I, Fv/Fm值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下降,且下降很明显,达到了显著差异程度,处理I达到了最低值。从对照到处理III,PSII的潜在活性, PSII光化学效率, 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PSII反应中心内光能转换效率或称最大PSII的光能转换效率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上升,但上升不明显,处理III达到最高;从处理III到处理I,PSII的潜在活性,PSII光化学效率, 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PSII反应中心内光能转换效率或称最大PSII的光能转换效率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下降,且下降很明显,处理I植株是最低。(2).匙羹藤可溶性糖的含量①.含量变化较小,变化较慢;②.除处理III外,可溶性糖从对照一直到处理I都是递增的,但上升不明显,达不到显著差异程度。也就是说,除处理III外,匙羹藤的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越来越高(3).匙羹藤植株的丙二醛MDA的含量①.在土壤含水率为13.50842%时,丙二醛MDA的含量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已经发生膜质过氧化作用最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高,对水分亏缺这个逆境条件的反应最强,这些可以看出匙羹藤抗旱性不强,也就是说它是较不耐旱的。②.匙羹藤植株的丙二醛MDA的含量随土壤含水率降低而增加是有一定范围的,如在土壤含水率为13.50842%以上。在这个范围内,植株丙二醛MDA的含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达到了显著差异程度。植株发生膜质过氧化作用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对水分亏缺这个逆境条件的反映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强。换句话说,在这个土壤含水率范围内,植株受到活性氧毒害作用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越来越强。超过了这个范围,植株的丙二醛MDA的含量反而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说明了植株发生膜质过氧化作用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变得越来越小,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下降,对水分亏缺这个逆境条件的反映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③.植株受到活性氧毒害作用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越来越弱。(4).总叶绿素含量总体趋势是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在土壤含水率为8.023%-6.786%值时,总叶绿素含量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这不仅由于植物缺水抑制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而且还加速了原有叶绿素的分解,而且是分解大于合成。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5).通过分析处理III组匙羹藤的叶绿素荧光的Fm/F0、Fv/F0值、脯氨酸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丙二醛含量较低;同时,其基径、抽枝数第一,地上长、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第二,叶绿素荧光的Fv/Fm值、总叶绿素含量最高,这些表明处理III组匙羹藤的抗旱性最强,耐旱性最高,生长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匙羹藤研究概述
  • 1.1 植物学特性
  • 1.2 匙羹藤分类
  • 1.3 生态条件与匙羹藤的分布
  • 1.4 匙羹藤的成分研究
  • 1.5 匙羹藤的药用价值
  • 2 植物对干旱响应的概述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选题意义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主要目的
  • 3.5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匙羹藤生长量的影响
  •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植株生长测定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 2.3 土壤含水率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含水率
  • 3.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匙羹藤生长量的影响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匙羹藤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匙羹藤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1.1 光响应曲线
  • 3.1.2 光照强度对土壤含水率匙羹藤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1.3 水分利用效率(WUE)
  • 3.2 水分胁迫对匙羹藤叶的绿素荧光参数
  • 3.2.1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2.2 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的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 4.2 光照强度对匙羹藤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4.3 水分利用效率(WUE)
  • 4.4 叶绿素荧光
  • 第四章 不同土壤含水率下匙羹藤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与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丙二醛MDA 的含量
  • 3.2 脯氨酸含量
  • 3.3 可溶性糖含量
  • 3.4 叶绿素含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丙二醛MDA 的含量
  • 4.2 脯氨酸含量
  • 4.3 可溶性糖含量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5.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匙羹藤生长量的影响
  • 5.2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 5.3 光照强度对匙羹藤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5.4 水分利用效率(WUE)
  • 5.5 叶绿素荧光和生理生化指标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修改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药用植物匙羹藤的生理生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