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草、松针、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响铃草、松针、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论文摘要

首次完成采自四川广安邻水地区民间草药响铃草的基源鉴定,确定为豆科猪屎豆属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对该草药进行了化学成分预试,确认含有甾体、黄酮、有机酸、酚类、香豆素、内酯、糖类、苷类等化合物;经硫酸庆大霉素致豚鼠耳聋模型豚鼠双耳的2,4,8kHz 3个频率的耳廓反射(Preyer’s reflex,PR)阈值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测定药理实验筛选,结果显示响铃草水煎液上大孔吸附树脂D101乙醇洗脱部位(B)有预防庆大霉素注射后引起的动物听力下降作用,为响铃草治疗耳聋耳鸣的有效部位;从有效部位(B)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2D-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出其中10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染料木黄酮(genistein)、3-氧化-6-羟基紫罗兰醇(vomifolilo)、对羟基苯甲酸(p-hy droxybenzoic acid)、β-胡萝卜甙(β-daucosterol)、△5,22豆甾醇-3-0-β-D-吡喃葡萄糖苷(△5,22 stigmasterol-3-β-D-glycopyranoside)、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7-0-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flavone-7-0-β-D-glycopyra noside)、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stitostezrol)、二十八烷醇(octaco sanol)、硬脂酸(octadecoic acid),该10个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有效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进行了HPLC定量方法研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8%,RSD 1.33%,测得三批响铃草含染料木黄酮均值为0.832mg/g,可作为响铃草质量控制方法。首次对松针进行降血脂有效部位筛选,确定其乙酸乙酯部位为有效部位,从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分别为具有新基团的二萜酸—松针酸(3,4a,7,10a-Tetramethyl-3-viyl-dodecahydro-benzo[f]chromene-carboxylic acid)和槲皮素(Quercetin),前者为首次从松针(Pine needle)中分离得到;对松针酸进行了体外高通量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松针酸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转录水平有增强作用,预示其具有降血脂药理活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不明显。以松针酸为质量控制指标,系统研究了松针酸HPLC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响铃草有效成分研究
  • 1.响铃草基源鉴定
  • 2.响铃草药理作用和有效部位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结果与讨论:
  • 3.响铃草化学成分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 响铃草化学成分预试
  • 4.成分初步分离
  • 5.响铃草有效部位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
  • 6.化合物结构鉴定:
  • 7.响铃草有效成分定量研究
  • 8.结果与讨论
  • 9.创新点
  • 第二部分 松针有效成分的研究
  • 1.松针降血脂有效部位筛选
  • 2.松针降血脂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3.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 4.松针酸体外高通量活性筛选
  • 5.松针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研究
  • 6.结果与讨论
  • 7.创新点
  • 第三部分 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 1.甘松促进肠胃运动和抗炎药理研究及其有效部位的筛选
  • 2.甘松各部位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 3.甘松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研究
  • 4.结果与讨论
  • 5.创新点
  • 参考文献资料
  • 综述
  • 中药甘松研究概况
  • 松针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响铃草研究概况
  • 致谢
  • 附响铃草、松针、甘松各化学成分波谱图于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响铃草拨动的心弦[J]. 晚霞 2016(11)
    • [2].爷爷的背筐[J]. 晚霞 2009(09)
    • [3].响应面法优化响铃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17)
    • [4].一测多评法测定响铃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5)
    • [5].把握底线,抵御众多青春烦恼[J]. 今日中学生 2011(30)
    • [6].感恩[J]. 老同志之友 2016(09)
    • [7].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1)
    • [8].响铃草药材质量控制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9].响铃草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17)
    • [10].美发方[J]. 家庭医药 2008(01)
    • [11].甜篱笆[J]. 快乐作文 2016(11)
    • [12].响铃草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08(02)
    • [13].响铃草总黄酮清除自由基及抑制亚硝化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05)
    • [14].响铃草药材中总黄酮和3种黄酮苷元的测定方法及含量变化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0(04)
    • [15].纤维素酶法提取响铃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16].甜篱笆[J]. 读写算(小学低年级) 2016(05)

    标签:;  ;  ;  ;  ;  ;  ;  ;  ;  ;  

    响铃草、松针、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