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生死观研究

唐君毅生死观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贯穿他整个人生。生与死,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一直都想解决的问题。唐先生不仅能够理性地省察,更能真情地体验,突显了一位“仁者型”的儒者不懈探求生死问题的情怀。唐先生对生死问题进行了形而上学思考,从道德实践指出道德生活之本质为自己自觉地支配自己,超越现实自我,进而从怀疑现实世界的虚幻出发,追溯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发现道德自我的根源是心之本体。再进而说明心之本体即现实世界的本体,即充形内外的精神实在,既超越现实世界,又表现于现实世界。唐先生确立道德自我的中心观念,从而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着力阐发。有别于传统儒家,唐先生认为生死问题不只可问,而且应当问,要把死置于人生,这样人生才算全面。人随着自然生命的消耗,成就其精神生活,因此死并不是人生的消灭,只是人生的暂终。在人生之路中,就要以心中的大信,承担当下的一切遭遇,以哀乐相生的情怀超克个体生死。他承认死后鬼神是有的,不能从知识的立场谈鬼神之“状”,而是要从感通的立场谈鬼神之情。他认为生者与死者可以幽明彻通,只要生者以诚敬与深情厚意,与死者精神直求相接,就可以打通一条由生之世界到死之世界、由现实世界到超现实世界、由生的光明到死之黑暗的大道。唐先生认为儒家的三祭礼可在现实中彻通幽明,阐发了三祭的宗教价值与形上学意义,力证儒家的宗教性。唐先生由此认为人信儒学者,不一定信其他宗教,并主张在中国文化发展中,不仅有儒家哲学,更应有儒教,进而不仅要做纯粹思想方面的工作,更要在生活中实践,重建新的礼乐文化,促进儒家宗教精神的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道德自我之建立——唐君毅生死观的形上学基础
  • 1.1 道德生活之本质
  • 1.2 心之本体——道德自我之根源
  • 1.3 精神上升之道
  • 2 幽明彻通——唐君毅生死观的理念建构
  • 2.1 死生之说
  • 2.1.1 向死而思
  • 2.1.2 超克个体生死
  • 2.2 幽明之彻通
  • 2.2.1 打通生死之道
  • 2.2.2 鬼神之情
  • 2.2.3 心灵与生死相感
  • 3 三祭礼——唐君毅生死观的现实开展
  • 3.1 三祭的宗教价值
  • 3.2 三祭的形上学意义
  • 3.3 三祭与礼乐生活的恢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唐君毅青年时期的生死经验及其哲学意涵——唐君毅的生命体验及其哲学建构之二[J]. 宜宾学院学报 2018(10)
    • [2].唐君毅先生之精神价值[J]. 宜宾学院学报 2016(11)
    • [3].唐君毅理性概念下通达心灵活动方式之困难[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2)
    • [4].死亡文化视域下的本体论探析——以唐君毅为例[J]. 文教资料 2017(01)
    • [5].论唐君毅先生对儒墨之调和——对《墨子之义道》一文之分析[J]. 中国文化论衡 2017(01)
    • [6].唐学研究的新成就——“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当代儒学 2015(02)
    • [7].唐君毅“文化意识”探微[J]. 芒种 2013(11)
    • [8].“感通的形上学”——晚年唐君毅对心性问题的论证[J]. 当代儒学 2018(01)
    • [9].唐君毅先生之精神价值[J]. 当代儒学 2018(01)
    • [10].良知“附套”与“纳方于圆”——唐君毅对儒学与科学关系之型塑[J]. 哲学动态 2020(08)
    • [11].略述唐君毅《大学》诠释[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3)
    • [12].唐君毅中年的母丧体验及其生死智慧——唐君毅的生命体验及其哲学建构(之四)[J]. 当代儒学 2020(02)
    • [13].论唐君毅的“人文”概念[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4].唐君毅哲学观探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5].唐君毅对船山学的阐释[J]. 船山学刊 2011(02)
    • [16].以性贞情,因德成爱:——唐君毅的“性情学”与“婚之道”[J]. 关东学刊 2017(03)
    • [17].哲学家唐君毅先生的生死观[J]. 中国医学人文 2016(05)
    • [18].唐君毅眼中的中西社会人文与民主精神[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 [19].唐君毅的朱、陆异同论——兼论唐君毅的学术史视野[J]. 朱子学刊 2013(00)
    • [20].唐君毅对孔子精神的解读[J]. 学术问题研究 2010(01)
    • [21].论唐君毅的人生观——读《人生之体验》[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02)
    • [22].家庭是形式——唐君毅家庭哲学思想[J]. 宜宾学院学报 2019(04)
    • [23].大会感言[J]. 当代儒学 2018(01)
    • [24].唐君毅哲学的中心观念及其发展[J]. 哲学研究 2014(05)
    • [25].人文纪录片《唐君毅》的选题视角与结构[J]. 传播力研究 2019(20)
    • [26].唐君毅早年的感通体验及其形上意义——唐君毅的生命体验及其哲学建构(一)[J].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4)
    • [27].蜀学与家学——唐君毅早年经历及其影响(1915-1925)[J]. 儒藏论坛 2009(02)
    • [28].唐君毅“出入”南京因缘述略[J]. 江苏地方志 2011(04)
    • [29].宗教与人文精神之重建——读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札记[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30].主持人语[J].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  ;  

    唐君毅生死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