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长武县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基于GIS的长武县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论文摘要

本文应用GIS和RS技术,选取黄土高塬典型沟壑区长武县为研究区,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定量估算长武县土壤侵蚀量,考虑沟蚀因子,分析县域尺度土壤侵蚀强度演化规律,评价其危险性程度,探索该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了解该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长武县日降雨序列数据、土壤数据、DEM、遥感影像、水土保持措施统计资料等数据,建立了县域尺度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CSLE中参数计算法,计算了长武县时期降雨侵蚀力,估算了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水土保持措施、沟蚀等因子系数。(2)根据鸦儿沟流域水文观测资料(1980-1992年)验证模型及系数,估算得到鸦儿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365t/km2.a,实测年均输沙模数为1275 t/km2.a,相对误差为7.1%,认为模型及参数适用于该地区的土壤侵蚀评价。(3)依据长武县1983、1993及2005年土地利用图,采用该模型的验证系数,得到长武县三个时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4012.0t/(km2·a)、3204.9t/(km2·a)、2554.6t/(km2·a)。表明,长武县侵蚀模数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三时期内,长武县土壤侵蚀强度面积均表现出随等级增加逐渐减少趋势,侵蚀模数<2500 t/(km2·a)的无明显侵蚀、微度和轻度侵蚀占面积最大,三个时期分别为67.0%、68.7%、72.7%。(4)长武县土壤侵蚀时空变换特征分析认为,两个时段内均表现出,高强度侵蚀级别向低1-2级强度侵蚀级别转移的趋势。1983-1993年间,剧烈侵蚀向极强度-强度侵蚀级别转移了52.8%的面积,极强度侵蚀向强度-中度侵蚀级别转移了50.6%的面积。1993-2005年间,剧烈侵蚀向极强度-强度侵蚀级别转移了43.9%的面积,极强度侵蚀向强度-中度侵蚀级别转移了44.9%的面积。(5)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认为,三个时期土壤侵蚀危险度指数呈减少趋势,土壤侵蚀危险性指数分别从1983年的2.05减小到1993年的1.92,2005年的1.79。三时期中均以无险型和轻险型为主,所占面积均达到80%以上,极险型和毁坏型所占面积不足1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
  • 1.3.1 经验模型
  • 1.3.2 物理模型
  • 1.3.3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CSLE 方程中参数的确定
  • 1.4.2 长武县鸦儿沟小流域模型验证
  • 1.4.3 长武县土壤侵蚀及危险性评价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 2.3.2 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
  • 2.3.3 本研究采用方程形式
  • 2.3.4 土壤侵蚀强度及危险性评价标准
  • 2.3.5 模型精度验证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CSLE 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
  • 3.1 降雨侵蚀力(R)
  • 3.2 土壤因素(K)
  • 3.2.1 土壤可蚀性
  •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的计算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地形因素(LS)
  • 3.3.1 长武县DEM 的建立
  • 3.3.2 坡度提取
  • 3.3.3 基于DEM 和GIS 的坡度坡长因子提取
  • 3.4 水土保持措施因素
  • 3.4.1 生物措施因子(B)
  • 3.4.2 工程措施因子(E)
  • 3.4.3 耕作措施因子(T)
  • 3.5 沟蚀因素(G)
  • 3.5.1 沟蚀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 3.5.2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长武县鸦儿沟流域模型验证
  • 4.1 鸦儿沟流域概况
  • 4.2 模型参数确定
  • 4.3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3.1 模型验证
  • 4.3.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长武县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
  • 5.1 长武县土壤侵蚀估算
  • 5.2 长武县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 5.3 长武县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
  • 5.3.1 不同时期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 5.3.2 土壤侵蚀级别转换特征
  • 第六章 长武县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1.1 抗蚀年限的计算
  • 6.1.2 土壤侵蚀危险指数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中的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GIS空间分析建模下的辽宁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 2019(04)
    • [2].基于GIS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初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9(11)
    • [3].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停车场三步优化选址研究[J]. 交通科技 2019(06)
    • [4].GIS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J]. 河北企业 2020(01)
    • [5].基于GIS平台的分布式多拓展型管道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居业 2019(12)
    • [6].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7)
    • [7].工程测量中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 [8].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 科技资讯 2019(33)
    • [9].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10].移动GIS应用中的通信技术探讨[J]. 科技视界 2019(36)
    • [11].基于“GIS”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 [12].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进展[J]. 测绘学报 2019(12)
    • [13].浅析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8)
    • [14].GIS数据测算对智慧城市的积极意义[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11)
    • [15].地理科学专业GIS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J].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19(04)
    • [16].基于GIS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使用评估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1)
    • [17].基于GIS的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1)
    • [18].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优化运用分析[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19].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20].GIS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21].基于缓冲区GIS断层和滑坡相关性分析中缓冲距离大小选取分析[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基于GIS的教育精准扶贫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3].基于移动GIS的电力营销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信息系统工程 2019(12)
    • [24].GIS雷电冲击试验放电原因分析[J]. 电工技术 2019(23)
    • [25].基于_(GIS)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分析[J]. 电力设备管理 2019(12)
    • [26].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的GIS支持绝缘子故障分析[J]. 吉林电力 2019(06)
    • [27].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的应用分析[J]. 中国动物保健 2019(12)
    • [28].GI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1)
    • [29].基于GIS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覆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24)
    • [30].基于物联网GIS的城市环卫智能化管理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36)

    标签:;  ;  ;  ;  

    基于GIS的长武县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