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方药干预

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方药干预

论文摘要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和方剂学中的重要逻辑命题。方剂的功用不仅与方药配伍有关,还与其所作用的证之间具有一定的适配性,即方剂效用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作用对象的病机与其方药配伍关系之间的针对性.本文以“方证相关”理论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现代研究为背景,利用目前常用的高脂饲料和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探查成模过程中的中医病机的时间动态演变规律,观察根据模型复制中不同阶段中医病机特点拟定的干预方药对该模型各阶段证的的防治效用,从动态角度论证据证立法、组方用药的合理性。全文分为文献综述及实验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综述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实验研究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病机动态演变规律的探究;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中医药干预等两个方面。研究一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病机动态演变规律的探究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40只)与模型组(5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30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前5w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5w末腹腔注射STZ(30mg/kg),72h后禁食12h测定其FPG,选取符合FPG〉11.1mmol/L的大鼠进入实验。分别于第6w、8w、10w、12w末取材,用生化法测定血清FPG、Fins、TC、TG、HDL-C、LDL-C,用试剂盒放免法测定血清cAMP、cGMP、TNF-α、IL-6,用血流变仪测定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结果:1外观行为学观察:模型组大鼠造模5w后出现少动、脱毛、眯眼,饮食量、尿量增加,粪便干硬;9w开始出现被毛油腻,拱背、扎堆、倦卧,粪便稀薄;11w开始大鼠尾部从尖部至根部偶现不同程度的瘀斑。大鼠体重从第4w开始明显增加。第9w开始不断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糖代谢:正常对照组大鼠的FPG、Fins、IRI及IAI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PG、Fins及IRI于6w末开始不断显著升高(P〈0.01),至12w末达到高峰;IAI于6w末开始明显不断降低(P〈0.01),至12w末降低最为显著。3脂肪代谢:正常组大鼠的TC、TG、LDL-C及HDL-C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10w末开始血清TC、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至12w末升高最为显著;血清TG含量自12w末显著升高(P〈0.05);血清HDL-C含量于8w末不断降低,自10w末有明显降低(P〈0.05),至12w末降低最为显著。4细胞因子:正常组大鼠血清TNF-a、IL-6、cAMP、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a、IL-6、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于6w末开始显著升高(P〈0.05),至12w末达到高峰;血浆cGMP含量于8w末开始显著下降(P〈0.05),至12w末降低最为明显.5血液流变学: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于12w末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以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出的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具有现代生理病理和中医证候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即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相继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以及血液高凝状态,而其中医病机阶段性演变规律则表现为中医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痰浊证→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证的变化。研究二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中医药干预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30只)与模型组(10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30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前5w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5w末腹腔注射STZ(30mg/kg),72h后禁食12h测定其FPG,选取符合FPG〉11.1mmol/L的大鼠进入实验。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M1)、模型组2(M2)、模型组3(M3)、益气养阴方组(A)、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组(B)、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组(C)、西药吡格列酮组1(P1)、西药吡格列酮组2(P2)、西药吡格列酮组3(P3)共九组,每组10只。分别于7w初(A、P1)、9w初(B、P2)及11w初(B、P3)开始相应组分别灌服相应干预药物,连续2w。分别于8w末(M1、A、P1)、10w末(M2、B、P2)及12w末(M3、C、P3)分别处杀相应组取材。用上述方法测定相应指标。结果:1糖代谢:与对照组相比,造模8w、10w、12w大鼠FPG、Fins、IRI均显著升高(p〈0.01),IAI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1(M1)相比,益气养阴方组(A)大鼠FPG、Fins、IRI、IAI无明显变化,西药吡格列酮组1(P1)大鼠FPG、Fins、IRI显著降低(P〈0.05),IAI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2(M2)相比,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组(B)大鼠FPG、Fins、IRI、IAI无明显变化,西药吡格列酮组2(P2)大鼠FPG、Fins、IRI明显降低(p〈0.05),IAI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3(M3)相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组(C)与西药吡格列酮组3(P3)大鼠FPG、Fins、IRI显著降低(P〈0.05),IAI显著升高(P〈0.05)。2脂肪代谢:与对照组相比,造模8w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均无明显变化,造模10w、12w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TG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1(M1)相比,益气养阴方组(A)和西药吡格列酮组1(P1)大鼠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2(M2)相比,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组(B)大鼠和西药吡格列酮组2(P2)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TG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3(M3)相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组(C)与西药吡格列酮组3(P3)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TG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3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造模8w、10w、12w大鼠血清TNF-a、IL-6、cAM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1(M1)相比,益气养阴方组(A)大鼠和西药吡格列酮组1(P1)大鼠血清TNF-a、IL-6、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2(M2)相比,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组(B)和西药吡格列酮组2(P2)大鼠血清TNF-a、IL-6、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3(M3)相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组(C)与西药吡格列酮组3(P3)大鼠血清TNF-a、IL-6、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4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相比,造模8w、10w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造模12w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1(M1)相比,益气养阴方组(A)和西药吡格列酮组1(P1)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2(M2)相比,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组(B)大鼠和西药吡格列酮组2(P2)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3(M3)相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组(C)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均明显降低(p〉0.05),西药吡格列酮组3(P3)大鼠15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养阴方(A方)以及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B方)对相应阶段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无明显改善作用,但益气养阴、化痰降浊方(B方)能纠正模型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状态,并且两方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清TNF-α及IL-6水平。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C方)不仅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还能显著纠正模型大鼠脂质紊乱及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综上,本研究发现以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出的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具有现代生理病理和中医证候阶段性变化的特点,为病证结合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性模型;发现分阶段干预的不同方药的作用特点及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明显的干预效应,不仅为理解中医方证相关及其内涵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也为临床2型糖尿病IR中医药干预中综合多法运用来提高疗效的方案制定及组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发现中医有效干预方药防治模型2型糖尿病IR的效用可能涉及到对cAMP/cGMP和TNF-α与IL-6等方面的调节,为从该环节进一步揭示中医方药防治2型糖尿病IR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综述二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研究进展
  • 下篇 实验研究
  • 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方药干预
  • 一 前言
  • 二 研究设计
  • 三 研究内容
  • 研究一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病机演变规律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方药干预..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 研究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证候演变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方药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