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企业创新网络进行网络化创新成为重要的创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也在迅速推动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然而由于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规律缺乏认识,我国的企业创新网络往往群而不网,陷入联网陷阱,区域经济反而因此付出巨大的结网成本,并直接阻碍了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揭示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演化机理和演化路径,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借鉴企业创新网络、数据挖掘、博弈论、计算机仿真等领域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展开系统的研究。从剖析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入手,本文基于资源观理论揭示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网络关系实际上是资源在网络主体之间交互的方式,从而阐明了本文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并抓住“资源”和“能力”两个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论证资源驱动是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基本动因。基于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资源需求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本文构建了测度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和企业资源需求的变量体系。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展开充分的统计描述和数据挖掘分析,证明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资源需求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再次,论证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资源驱动机理。基于资源驱动的观点,本文构建了测度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网络能力以及企业网络特征的变量体系,利用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6家企业进行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有显著影响。最后,模拟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为了从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刻画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本文通过设定演化路径的资源交互模型和网络能力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资源的交互,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从网络式的平行结构向“金字塔式”和“卫星式”网络结构转化;企业创新网络中网络主体和网络关系的规模、结构和稳定性会因网络能力的变化呈现动态变化。本文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规律的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提供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2.2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形成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
  • 1.2.4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
  • 2.1 基于资源观理论的分析框架
  • 2.1.1 资源观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创新网络的资源属性
  • 2.2 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
  • 2.2.1 一般性分析
  • 2.2.2 基于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
  • 2.3 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资源需求的理论假设
  • 2.3.1 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 2.3.2 理论假设
  • 2.4 实证研究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数据来源
  • 2.4.3 企业成长阶段的聚类分析
  • 2.4.4 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资源需求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资源驱动机理
  • 3.1 网络环境下资源内涵的延伸
  • 3.2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理论分析
  • 3.2.1 网络能力与网络演化
  • 3.2.2 社会资本与网络演化
  • 3.3 实证研究
  • 3.3.1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的测度
  • 3.3.2 网络能力与社会资本的测度
  • 3.3.3 网络特征的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演化对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刻画
  • 4.1 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
  • 4.2 基于资源交互的演化路径模型
  • 4.2.2 资源分布与网络演化
  • 4.2.3 资源分布的仿真分析
  • 4.3 基于网络能力的演化路径模型
  • 4.3.1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虫口模型
  • 4.3.2 模型设定
  • 4.3.3 虫口模型的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创新网络优化的对策建议
  • 5.1 创新主体的参与策略
  • 5.1.1 积极参与以提高资源量和资源组合柔性
  • 5.1.2 注重网络能力的培育
  • 5.2 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 5.2.1 以理念创新促进资源的富集和流动
  • 5.2.2 以制度创新协调创新网络的网络能力
  • 5.3 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和服务策略
  • 5.3.1 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 5.3.2 协调网络主体间网络能力的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资源观的国家语言能力[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016(01)
    • [2].基于现代资源观的图书馆功能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2(03)
    • [3].资源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演化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8)
    • [4].提倡简朴、节约的课程资源观[J]. 中国民族教育 2008(03)
    • [5].合纵连横: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根本变革——基于“虚拟资源观”视角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9)
    • [6].刍议课程资源观及其形成途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30)
    • [7].试论树立科学文化资源观的关键路径[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07)
    • [8].语言资源观与语言理论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9].企业资源观理论及其运用研究综述[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14)
    • [10].践行新型资源观实现工业污水可持续利用[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29)
    • [11].传统资源观的反思与新资源观的构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2].基于问题的教学资源观简析[J]. 文教资料 2011(03)
    • [13].论医学人文资源观的本质及其内容[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4].企业资源观视角下绿色供应链战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 2009(09)
    • [15].科学发展观与广义资源观[J]. 中国人才 2008(21)
    • [16].建构新的文化资源观[J]. 中国国情国力 2017(12)
    • [17].网络资源观:组织间关系网络研究的新视角[J]. 情报杂志 2015(09)
    • [18].论科学的矿产资源观[J]. 资源与产业 2010(S1)
    • [19].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发展的现代资源观[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03)
    • [20].以济南为例谈新资源观城市规划理念[J]. 商场现代化 2012(30)
    • [21].基于资源观的战略风险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11)
    • [22].资源观[J]. 南方电视学刊 2016(05)
    • [23].运用资源观理论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成功个案研究[J]. 晋图学刊 2013(Z1)
    • [24].浅谈全面资源观与企业资源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11)
    • [25].金融资源观与传统代表性金融发展观比较及其创新[J]. 黑龙江金融 2010(01)
    • [26].金融资源观与传统代表性金融发展观比较及其创新[J]. 金融发展研究 2010(02)
    • [27].人才资源观影垧人才工作思路[J]. 人才开发 2009(10)
    • [28].基于资源观视角的大数据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0)
    • [29].树立科学事故事件资源观重要性初探[J]. 石油知识 2014(06)
    • [30].“语言资源观”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J]. 学前教育研究 2014(10)

    标签:;  ;  ;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