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论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论文摘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目标能否实现。高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全民族的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德育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的精神建构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高校德育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智慧和人文精神,高校德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关怀的过程。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过去陈旧思维定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并没有能够得以充分实现,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人文关怀,就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以培养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生的价值。人文关怀的核心与本质就是要以人为本,它强调我们的各项工作要把人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倾注满腔的热情,要尊重人,关爱人,使每一个人各方面的素养得到培养和尊重,促进人的自由、和谐与全面发展。所谓高校德育是指高校教育者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把大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要使这种教育活动能够真正有成效、有影响,要求德育教师对大学生要倾注满腔的热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这是人的本性的充分要求,任何人都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关心与帮助。人文关怀在高校德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第三,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第四,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德育教师素质的不足、学校德育理念的偏差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等原因,导致高校德育中还存在严重的人文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在德育目标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层次性需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只注重塑造人的共性;在内容与方向上,德育未能与时俱进,未能根据社会转型期的变化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灌输。因为德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而引发了一些大学生道德问题,比如一些大学生理想迷惘、道德失落、生活态度消极等。所以,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高校德育中实施和实现人文关怀,必须坚持和充分体现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和自我教育原则。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内容主要有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高校德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德育教师的关怀情感和能力素质,营造充满关怀的校园人文环境和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
  • (一) 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 人文关怀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
  • 1. 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2. 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
  • 3. 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 4. 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二、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原因
  • (一) 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 1. 德育目标忽视大学生的层次性需要
  • 2. 德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 3. 德育过程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 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 1. 德育教师素质不足
  • 2. 学校德育理念偏差
  • 3.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 三、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原则和内容
  • (一) 高校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原则
  • 1. 主体性原则
  • 2. 差异性原则
  • 3. 以身作则原则
  • 4. 民主性原则
  • 5. 自我教育原则
  • (二) 高校德育中人文关怀的内容
  • 1.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 2. 发展大学生的个性
  • 3. 重视大学生的需要
  • 4. 关注大学生的发展
  • 四、高校德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措施
  • (一) 提高德育教师的关怀情感和能力素质
  • 1. 更新德育教师教育观念
  • 2. 扩展德育教师知识结构
  • 3. 提高德育教师能力
  • (二) 营造充满关怀的校园人文环境
  • 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2.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 3. 为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 4. 积极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
  • 5.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 (三) 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 1. 引导大学生自我分析
  • 2. 引导大学生自我解惑
  • 3. 引导大学生自我激励
  • 4. 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
  • 5. 引导大学生自我调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通过班级家委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J]. 教育革新 2019(04)
    • [2].社区音乐德育研究[J]. 通俗歌曲 2015(11)
    • [3].拓宽德育工作渠道,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J]. 新课程(下) 2014(08)
    • [4].中职生德育现状调查及中职学校阳光德育实践研究[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9(01)
    • [5].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革新 2019(06)
    • [6].关于“1+1”双主共进式家校德育合作的策略[J]. 教育革新 2017(12)
    • [7].大数据助力学校德育精准化探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8].关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3)
    • [9].私立高中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建议[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 [10].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16)
    • [11].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3)
    • [12].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0)
    • [13].新媒体视域下的道德叙事与德育功能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2)
    • [14].高职院校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资讯 2019(32)
    • [15].学校德育现代化的内涵、诉求、困境与路径[J]. 浙江教育科学 2019(06)
    • [16].对话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范式的创新与超越[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6)
    • [17].平等交互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基于孔子“对话式教学”的考量[J]. 吕梁学院学报 2019(06)
    • [18].童谣的德育意蕴与价值实现[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12)
    • [19].欢迎关注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J]. 中国德育 2019(24)
    • [20].中国德育2019年总目次[J]. 中国德育 2019(24)
    • [21].新时代下西部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06)
    • [22].初探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快乐德育”[J]. 北极光 2019(12)
    • [23].中职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研究[J]. 才智 2020(03)
    • [24].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科技风 2020(08)
    • [25].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认知及德育发展现状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 [26].我们这样做德育:抓大不放小,创新也守本[J]. 华夏教师 2019(34)
    • [27].延伸教育触角,实施无缝隙德育[J]. 华夏教师 2019(35)
    • [28].新中国成立70年数学学科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2)
    • [29].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6)
    • [30].新形势下师范学校德育功能创新性的几点思考[J]. 华夏教师 2019(34)

    标签:;  ;  ;  

    论高校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