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高墙下无望的自我拯救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自我拯救的困境

男权高墙下无望的自我拯救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自我拯救的困境

论文摘要

毕飞宇近年来受到文坛的关注度呈持续上升状态,而他笔下所构建的鬼文化、人性探索、疼痛母体、命运悲剧等,主要书写的对象是女性,故被认为是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当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疼痛并渴望救赎,并通过各种救赎方式去挣扎。本论文抓住毕飞宇笔下女性形象的这一共性,试图去探究女性的拯救之路,包括女性拯救之路的方式、过程、结果,并对此运用人性及女性视角去观察。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青春自救。通过现象入手,分析毕飞宇小说塑造的青春女性形象及其命运。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大多青春美丽,自尊好强,有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与执着追求,但是却总是无端遭遇伤害,体验深刻的疼痛。如《怀念妹妹小青》中的小青,《玉秀》中的玉秀,《玉秧》中的玉秧,《平原》中的三丫,《平原》中的吴曼玲等。她们或依靠善良的自我体认,或借助美丽的形体容貌,或依靠顽强的自我奋斗,大胆的自我追求,或凭借无我的付出,试图走出贫困卑微,抚慰伤痛,获得自救,但在无所不在的男权文化社会中,这些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第二章:爱情拯救。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在青春自救行不通的情况下,试图依靠爱情实现拯救,但是《生活在边缘》、《雪白芭蕾》、《平原》、《相爱的日子》、《玉米》、《孤岛》等作品中女性的爱情拯救依然是处处碰壁,伤痕累累,这说明毕飞宇笔下女性的爱情拯救方式依然不可能通向她们憧憬的幸福人生之路。第三章:围城解救。毕飞宇小说中女性们最后的博弈是委身婚姻,试图借以得到解救,此部分选取《玉米》、《雪白的芭蕾》、《林红的假日》、《飞翔像自由落体》、《家里乱了》、《青衣》中的女性的围城解救来展示围城之中的挣扎,围城之外的困惑,围城夹缝之中的迷茫。第四章:母爱施救。女性从自我拯救无望,到拯救他人,施展出的最自然,最淳朴的母性。通过两部作品《哺乳期的女人》和《生活在天上》中两位母亲去施救反遭误解伤害阐述女性天性的美在男权文化世界中的境遇。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女性是自我拯救还是主动施救,遗憾的是在男权高墙下,女性的任何拯救都是无望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青春自救
  • (一)、善良的妹妹小青
  • (二)、心高美丽的精灵玉秀
  • (三)、木讷单纯的"告密者"玉秧
  • (四)、勇敢执着的三丫
  • (五)、"铁姑娘"吴曼玲
  • 二、爱情拯救
  • (一)、生活揉碎了爱恋
  • (二)、下注爱情输了自己
  • (三)、爱情互救不同行
  • (四)、爱情抵不过被弃
  • 三、围城解救
  • (一)、围城之外的困惑选择
  • (二)、围城之内的无望挣扎
  • 1、"困兽"之争
  • 2、出轨出走
  • (三)、围城夹缝之中的无奈生存
  • 四、母爱施救
  • (一)、自然母性
  • (二)、"天上"母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男权高墙下无望的自我拯救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自我拯救的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