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信号构成和拾取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信号构成和拾取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全球性病症。血糖浓度无创伤检测技术具有无痛苦、无感染等优点,对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实现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课题对近红外光谱人体血糖浓度无创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信号来源的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近红外光谱人体血糖浓度测量中光谱信号的构成,并基于自行研制的光谱仪,定量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噪声对葡萄糖浓度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条件变化导致的噪声对葡萄糖浓度的测量误差起决定作用,基线漂移和热噪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偶然相关及其对模型的影响,PLS模型产生偶然相关的概率远低于MLR模型,如果以RC 2V >0.8为模型的判断标准,则PLS模型偶然相关的概率可忽略。在离体实验中,随机采样和扣除背景的方法可以避免或降低由于仪器漂移或仪器状态变化引起的偶然相关,而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避免成份之间的偶然相关。在活体实验中,偶然相关难以判断,提出了利用背景光谱张成的子空间提取葡萄糖净信号的方法,以避免参考浓度误差和偶然相关的影响。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最佳光程长,从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两方面证明,多波长组合最佳光程的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精度。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光子在皮肤各层中传播的平均光程。结果表明,光子在真皮层传输的平均光程接近于葡萄糖水溶液的最佳光程,基于真皮层光子信息的检测系统的精度可达4.21mg/dl,能满足人体血糖浓度5mg/dl的精度要求。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模拟结果,葡萄糖浓度增加1mM导致漫反射光强降低7. 3×10-3%,而人体温度降低0.1℃,漫反射光强降低0.255%。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两名正常志愿者的活体实验表明,手掌部位采集的近红外光谱中确实携带了血糖浓度变化的光谱信息,仪器和其它生理过程导致的光谱变异对葡萄糖浓度模型的影响并不显著。以生理状态不变的光谱为背景计算得到的OGTT实验对象的净信号,在外形上与离体实验的葡萄糖净信号有区别,而在数值上远大于离体实验和模拟实验的结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体血糖浓度无创测量的意义
  • 1.2 人体血糖浓度无创测量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人体血糖测量的光谱信号结构的理论分析
  • 2.1 概述
  • 2.2 测量系统的误差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 2.3 测量条件变化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 2.4 葡萄糖浓度变化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 2.5 被测对象自身生理变化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 2.6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偶然相关及净信号的提取
  • 3.1 概述
  • 3.2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 3.3 化学计量学方法自身产生的偶然相关研究
  • 3.4 光谱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偶然相关研究
  • 3.5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净信号的提取方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光程长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模型的预测误差与品质因素的关系
  • 4.3 近红外光谱离体测量中的最佳光程长研究
  • 4.4 近红外光谱活体测量中的平均光程长研究
  • 4.5 基于真皮层光子信息的血糖测量系统的精度估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创伤血糖检测中的综合分析方法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近红外无创伤血糖浓度检测系统介绍
  • 5.3 经皮漫反射光谱中葡萄糖浓度和温度变化的信号估计
  • 5.4 经皮漫反射光谱中葡萄糖浓度信息的提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方案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略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 化工管理 2018(31)
    • [2].现代近红外光谱方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 2018(13)
    • [3].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J]. 广东化工 2018(03)
    • [4].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转双价基因(Cry1Ab/Cry2Aj-G10evo)玉米的快速识别[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04)
    • [5].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果品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3)
    • [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 2016(03)
    • [7].近红外光谱法对三七片一致性检验的研究[J]. 安徽医药 2011(06)
    • [8].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松子霉变的快速检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05)
    • [9].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绵白糖质量的实时监测研究[J]. 现代食品 2019(20)
    • [10].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5)
    • [11].一种鉴别酱香型白酒真伪度技术方法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4(02)
    • [12].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聚乙烯醇的醇解度[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06)
    • [13].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叶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J]. 云南化工 2009(05)
    • [14].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烟叶部位近红外光谱分类方法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04)
    • [15].阴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碳酸饮料中日落黄[J]. 分析化学 2011(06)
    • [16].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涪陵榨菜品牌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8)
    • [17].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烤烟中NNK的含量[J]. 广州化工 2019(01)
    • [18].混合果粉中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J]. 食品科技 2018(07)
    • [19].无创脑氧监测:临床意义与挑战[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18(03)
    • [20].近红外光谱法在线测定白砂糖二氧化硫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9)
    • [21].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花生油中棕榈油含量的测定[J]. 分析科学学报 2010(06)
    • [2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学进展[J]. 中国家禽 2019(06)
    • [23].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19(05)
    • [24].山羊绒净绒率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仪的研发[J]. 中国纤检 2018(09)
    • [25].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大麻哈鱼品种快速鉴别研究[J]. 食品工业 2012(06)
    • [26].近红外光谱法鉴别消渴丸真伪的应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0(04)
    • [27].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08)
    • [28].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莲子粉[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02)
    • [29].基于近红外光谱仪分析中式爆炒猪肉的水分含量[J]. 肉类研究 2018(07)
    • [30].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粮油品质评价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07)

    标签:;  ;  ;  ;  ;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信号构成和拾取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