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研究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研究

论文摘要

“潇湘八景”是潇湘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这一文化并未被世人所了解,就连生活在潇湘地区的人们也只是偶有其闻,导致这种的现象出现,在于缺乏对其文化的保护与宣传。而“潇湘八景”文化形象的塑造,对于这一文化的识别与传播具有一定价值。所以,本研究尝试从理论的角度,对“潇湘八景”文化形象进行理论构建,力求形成具有强烈识别性的“潇湘八景”文化形象。本研究在前人对“潇湘八景”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其蕴含的文化特征。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对“潇湘八景”所在景观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文化形象的现存问题,提出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从人文氛围、文化景观、视觉识别三个方面内容对“潇湘八景”文化形象进行理论构建,并对其视觉形象进行实践设计。全文分为五个章节,按照理论解读与分析——实践调研——内容构建——实践设计与传播的逻辑进行。首先,理论解读。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解读了“潇湘八景”文化形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其蕴含的文人、隐逸、山水、地域等文化特征,阐释了文化形象的塑造对这一文化所带来价值。其次,实地调研。界定景观区域范围,对现存的主要景观元素以及视觉形态进行调研取证,分析其文化形象现存的问题以及塑造的有利条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形象塑造的四项基本原则。再次,理论构建。在前面对文化特征、现状以及塑造原则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人文氛围、文化景观、视觉识别三个方面内容对文化形象进行理论构建。提出营造隐逸山林和情景交融的文化氛围,从保护、视觉、空间划分的角度构建景观形象;从视觉设计的内容分析到符号元素提取,进而提出视觉符号元素运用的规范及设计要点,为实践设计做好理论铺垫。最后,实践设计及传播。将前面章节中所提取的符号元素,运用视觉符号的应用规范、要点,对文化形象标识、色彩以及宣传海报进行实践设计。最后对文化形象传播从要素、过程、途径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实现文化形象传播所需的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解读
  • 2.1 概念认知
  • 2.1.1 “潇湘八景”
  • 2.1.2 文化形象
  • 2.1.3 形象塑造
  • 2.1.4 “潇湘八景”与文化形象塑造
  • 2.2 “潇湘八景”蕴含的文化特征
  • 2.2.1 人才聚集的文人文化
  • 2.2.2 淡泊宁静的隐逸文化
  • 2.2.3 崇尚自然的山水文化
  • 2.2.4 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
  • 2.3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的价值
  • 2.3.1 文化识别价值
  • 2.3.2 保护传播价值
  • 2.3.3 经济开发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现状调研分析及塑造原则
  • 3.1 调查内容
  • 3.2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现存问题分析
  • 3.2.1 景观环境的损毁
  • 3.2.2 形象设计的缺乏
  • 3.2.3 文化氛围的消失
  • 3.2.4 文化传播的缺少
  • 3.3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的有利条件
  • 3.3.1 政府的逐渐重视
  • 3.3.2 地方八景的发展
  • 3.4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的原则
  • 3.4.1 整体与个体相统一原则
  • 3.4.2 形与意相结合原则
  • 3.4.3 传承与可持续原则
  • 3.4.4 文化特色突出原则
  • 小结
  • 第四章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内容
  • 4.1 人文氛围的营造
  • 4.1.1 体现隐逸山林之象
  • 4.1.2 营造情景交融之象
  • 4.2 景观形象的确立
  • 4.2.1 保留文化景观的纯真之美
  • 4.2.2 突出平与远的视觉意象
  • 4.2.3 形成点、面、线的空间形态
  • 4.3 视觉形象的构建
  • 4.3.1 视觉形象内容分析
  • 4.3.2 符号元素的提取
  • 4.3.3 符号的规范应用
  • 4.3.4 设计要点的提出
  • 小结
  • 第五章 “潇湘八景”视觉形象设计实践及传播
  • 5.1 视觉形象设计实践
  • 5.1.1 文化标志的设计
  • 5.1.2 标准色彩的设定
  • 5.1.3 应用要素的设计
  • 5.2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传播
  • 5.2.1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传播要素及过程分析
  • 5.2.2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传播的途径
  • 5.2.3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传播的价值实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潇湘八景之一》[J]. 湖南教育(D版) 2017(11)
    • [2].“潇湘八景研究”栏目引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1)
    • [3].潇湘八景诗之“远”意象在东渐西传中的流变[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7(01)
    • [4].“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J]. 艺海 2012(03)
    • [5].“潇湘八景”山水文化景观考证研究[J]. 船山学刊 2011(04)
    • [6].归帆更想潇湘趣 孰于东韩汉水湄——从《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看“潇湘八景”在韩国的流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4)
    • [7].思蒙:养在深山人未识[J]. 时代邮刊 2019(09)
    • [8].“潇湘八景”在日本中世——以屏风绘为中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潇湘八景”所蕴含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探微——以“烟寺晚钟”为例[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5)
    • [10].《潇湘八景》画记[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12)
    • [11].卧游:中日潇湘八景诗的山水描写与地理信息[J]. 外国文学评论 2019(03)
    • [12].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J]. 美术文献 2016(Z3)
    • [13].“潇湘八景”何以经典——中国理想景观叙事机制初探[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4].惠洪·潇湘八景之一[J]. 东方艺术 2016(04)
    • [15].山水画“形象—情感—意义”评价体系研究——以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图》为例[J]. 艺术评论 2020(07)
    • [16].潇湘八景对日本绘画的影响[J]. 上海文博论丛 2010(04)
    • [17].日本五山文学中的潇湘八景诗[J]. 名作欣赏 2014(36)
    • [18].论王洪“潇湘八景”题画诗中的隐喻之情[J]. 才智 2014(11)
    • [19].“潇湘八景”图式本旨及其流衍考论[J]. 荣宝斋 2018(06)
    • [20].典范与传统:惠洪与中日禅林的“潇湘八景”书写[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1].《潇湘八景图》与《潇湘八景词》[J]. 美术教育研究 2010(04)
    • [22].成为“南京样式”:16至19世纪中国外销瓷的符号化[J]. 民族艺术 2017(06)
    • [23].“潇湘八景”绘画对日本“八景”画的影响[J]. 艺海 2012(02)
    • [24].潇湘八景在东亚的展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5)
    • [25].论从潇湘八景创作到有目“共情”主题的呈现[J]. 名家名作 2020(01)
    • [26].横山大观与寺崎广业的《潇湘八景》[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3)
    • [27].“潇湘八景”的诗情画意——兼论中国绘画对日本的影响[J]. 中国文化研究 2008(01)
    • [28].潇湘八景中“气息融合”式场景特征探微[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12)
    • [29].宋迪《潇湘八景》命意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17(12)
    • [30].从《潇湘八景》看近代日本水墨画的衍变[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7(02)

    标签:;  ;  ;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