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种方法对照研究环孢菌素A与唑类药物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

以多种方法对照研究环孢菌素A与唑类药物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采用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法等方法,考察环孢菌素A分别与三种唑类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对敏感与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效果,并比较方法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棋盘法测定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与三种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luconazole,FLC)、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R)、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C)联用48h对敏感与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外静态抗真菌作用,结果以肉眼观察法与OD(Optical density)值测定法两种方法进行测定,肉眼观察法所得结果用FICI(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法进行评价,OD值测定法所得结果用FICI法、△E(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fungal growth percentages)法与RSA(Response surface-modeling approach)法进行评价,并比较方法间的一致性;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并评价药物联用48h内的动态抗真菌效果,结果以菌落计数法与XTT比色法进行测定,并与棋盘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棋盘法评价CsA与三种唑类药物之间的联合抗真菌作用时,对敏感白色念珠菌,以FICI法所得的FICI-1(以肉眼观察法所得数据计算FICI值)中值分别为:0.50、0.50、1.00,FICI-2(以OD值测定法所得数据计算FICI值)中值分别为:1.00、0.50、1.00;以RSA法所得的α值中值均为0;以△E法所得的∑SYN与∑ANT中值分别为:75.6%、-86%,101%、-51%,77.9%、-31.5%。实验结果表明,CsA与三种唑类药物联用时,对敏感白色念珠菌的联合抗真菌作用不明显,多为无关作用,但对唑类药物有“拖尾”效应的菌株,药物联用时能够消除此效应。不同测定、评价方法的结果不尽一致,FICI-1与FICI-2法的相符率为86.7%,FICI-2法与RSA法、ΔE法,以及RSA法与ΔE法之间的相符率分别为93.3%、73.3%、66.7%。对于耐药白色念珠菌,当CsA与FLC、ITR、VRC联合时,其FICI-1与FICI-2中值均为0.00;α中值均>107;∑SYN与∑ANT中值分别为:1086.1%、-30.7%,1508.9%、-30.1%,712.1%、-40%。结果表明,对耐药白色念珠菌,不同测定、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均为强协同作用。各种方法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FICI-1与FICI-2法之间,FICI-2法与RSA法、ΔE法之间的相符率均为100%。运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CsA与唑类药物的联合抗真菌作用时,获得了与棋盘法较为一致的结论。当药物联合与受试菌作用48h时,对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与唑类药物单用相比,各药物联用组菌落计数下降的对数平均值均小于2(XTT比色法),分别为1.55、1.43、1.40,药物联合全部表现为无关作用;对于耐药白色念珠菌,与唑类药物单用相比,各药物联用组菌落计数下降的对数平均值均大于2(XTT比色法),药物联合全部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CsA对唑类药物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菌落计数法与XTT比色法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22。结论:本研究中静态的棋盘法与动态的杀菌曲线法均表明:对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CsA对三种唑类抗真菌药物FLC、ITR及VRC无明显的增敏作用,联合作用结果多为无关作用,但对唑类药物有“拖尾”效应的菌株,药物联用时能够消除此效应;而对于耐药的白色念珠菌,CsA对唑类药物均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联合作用结果均为协同作用。药物联用对白色念珠菌敏感株与耐药株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联合作用结果,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所用的各种测定、评价方法所得结论有良好的一致性。对于本研究中CsA与唑类药物的联合抗真菌作用,RSA法难以拟合出合理的浓度-效应曲线,因此在评价非抗真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联用效果时,非参数法(FICI法与ΔE法)比参数法(RSA法)更为适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以棋盘法测定并评价环孢菌素A与唑类药物的体外静态联合抗真菌作用
  • 一、材料
  • 1 菌株
  • 2 培养基
  • 3 仪器
  • 4 药物与试剂
  • 二、方法
  • 1 实验菌液与药液的配制
  • 2 单药MIC值的测定方法
  • 3 药物联合作用效果的测定方法
  • 4 药物联合作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 三、结果
  • 1 单药MIC值的测定结果
  • 2 FICI法评价药物联用的结果
  • 3 ΔE法评价药物联用的结果
  • 4 RSA法评价药物联用的结果
  • 四、小结与讨论
  • 1 以棋盘法得到的静态联合抗真菌作用
  • 2 几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
  • 3 FICI法的特点
  • 4 ΔE法的特点
  • 5 RSA法的特点
  • 第二章 以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并评价环孢菌素A与唑类药物的体外动态联合抗真菌作用
  • 一、材料
  • 1 菌株
  • 2 培养基
  • 3 药物与试剂
  • 4 仪器
  • 二、方法
  • 1 时间-杀菌作用体系的建立
  • 2 药物联用时的动态抗菌活性测定
  • 三、结果
  • 1 时间-杀菌曲线的绘制
  • 2 时间-杀菌曲线法的结果
  • 四、小结与讨论
  • 1 时间-杀菌曲线法的特点
  • 2 菌落计数法与XTT比色法的一致性
  • 3 时间-杀菌曲线法与棋盘法的一致性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以多种方法对照研究环孢菌素A与唑类药物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