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医院2743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142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进行针对手术室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压疮发生率7.04%明显低于对照组35.21%(x2=5.071,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66~7.149,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手术;手术室压疮;预防

【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30-01

手术室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室中行手术治疗时,由于长时间体位无改变而导致的急性压疮【1】。骨科大型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不确定,患者发生手术室压疮的概率较高,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提前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并在骨科手术中有计划地实施,能显著减少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142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列。观察组:男41例,女30例;年龄41-72岁,平均(59.86±7.26)岁;手术时间4-8小时,平均(6.34±1.87)小时;骨折类型:脊柱骨折32例,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11例。观察组:男42例,女29例;年龄41-73岁,平均(59.99±7.36)岁;手术时间4-9小时,平均(6.75±1.49)小时;骨折类型:脊柱骨折33例,四肢骨折27例,骨盆骨折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1)术前任何部位均无压疮;(2)无皮肤性疾病或影响压疮形成的疾病;(3)均为择期手术,没有威胁生命的合并症;(4)术后手术部位恢复情况良好;(5)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骨科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压疮相关知识培训,了解手术室压疮的形成机理和危险因素,学习压疮相关知识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流程。

(2)入院后采用《骨科患者急性压疮风险量化评分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分,观察手术过程中可能受压皮肤的温度、颜色、弹性,将得分告知手术室护士,根据患者评估得分情况制定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联合手术医生尽早确定患者手术术式及体位摆放,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需要,适当进行体位调整,注意保护皮肤角质层,在护理过程中减少拖拽动作,并对高危人群在骨隆突及受压部位提前预防性贴溃疡贴。

(3)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积极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手术中局部皮肤压伤演变为压疮;术后根据手术类型和康复情况,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局部继续受压。

1.4观察指标

1.4.1压疮评估分数和手术室压疮发生率

手术后用《骨科患者急性压疮风险量化评分表》再次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分,评分表参照Braden量表内容及办法,克伦巴赫系数为0.81,信度为0.77,信效度均较好。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发生急性压疮的风险越大。总分>11分者为手术室压疮高发人群【3】。

1.4.2患者满意度

术后第3d,手术室护士再次访视时请两组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本次手术过程中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服务态度、专业技能,采用1-5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患者满意度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压疮情况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压疮评估分数和手术室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压疮发生率7.04%明显低于对照组35.21%(P<0.05),见表1。

3讨论

有文献显示,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11%,但是手术患者就达到4.6-66%,手术压疮中又以手术室压疮发生最为急骤【4】。骨科大型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过程中为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某一较长时间的体位,因此骨科患者更易发生手术室压疮。手术室压疮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患者舒适度和恢复,预防手术室压疮是摆在骨科医务人员面临的一道剂量。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有研究报道在压疮预防中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该模式是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结合患者风险和手术方式、体位进行体位调整和皮肤保护,并在术后积极进行翻身、按摩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把压疮发生率降到最低【5】。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周玉萍等【6】文献报道基本相似,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有明显的效果,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郇秋霞,单桂梅.循证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80-82.

[2]苏爱建,李海珠,郑海珠,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卫生,2014,30(10):1546-1547.

[3]许国萍,王晓飞,徐莺,等.Braden量表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40-41.

[4]吴弟萍.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6):166-167,168.

[5]张瑛,商月娥,杨新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1):80-83.

[6]周玉萍.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1):95-96.

标签:;  ;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