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规制政策与效率分析

中国电信业规制政策与效率分析

论文摘要

电信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到1998年对邮电拆分,组建信息产业部,经过不断的拆分、整合、重组,形成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及中国卫通的“5+1”竞争模式,再到2008年的“六合三”改革,我国电信业基本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改革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要“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体系,实现电信业的高效率。然而,伴随着电信业市场化的改革,行业的效率真的提高了吗?电信业的拆分、重组真的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了吗?政府应该完全放开还是应该继续管制?应该采取怎样的规制方法?因此,对电信业效率问题及规制政策研究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思和现实意思的课题,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导论。本章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论文的行文思路、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中国电信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绩效分析。本章分为两小节,分别从电信改革产业结构和绩效两方面进行论述,通过研究我国电信产业体制改革、运营模式改革、竞争模式改革、价格模式改革及绩效影响等方面的变化,反映我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效果以及对电信产业的影响,为下面电信业效率的研究、非对称管制政策的实施做铺垫。第三章是中国电信业绩效分析——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以2005-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电信运营数据为样本,用DEA法分别对各省市各年份进行效率值的测算,随后引入可能影响效率值的多种因素,通过分析价格上限规制和结构重组因素等规制政策对效率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引入非对称管制的概念,为政府的管制方向和管制重点提供思路。第四章是中国电信业非对称管制分析——以互联互通资费管制为例。本章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从管制者的角度审视,寻求提升中国电信业效率、促进行业竞争的方法和途径,属于电信业规制政策研究内容。非对称管制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接入定价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借鉴国际上目前的主流接入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得出我国应采用长期增量成本法。第五章是本文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是对前面四章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电信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电信业总体效率是不断提高的,政府应加大规制力度,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实施非对称管制,多角度多层次对电信行业进行改革,真正逐步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行文思路、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绩效分析
  • 2.1 中国电信业改革历程-产业结构方面
  • 2.2 中国电信业改革绩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绩效分析——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
  • 3.1 模型设定及结果分析
  • 3.2 TOBIT模型的建立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电信业非对称管制分析—以互联互通资费管制为例
  • 4.1 相关概念
  • 4.2 当今三大主流接入定价方法
  • 4.3 对中国电信业接入定价问题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文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2 中国电信业当前的主要问题
  • 5.3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信行业非对称管制政策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 江苏通信 2010(01)
    • [2].重组后引入非对称管制十分必要[J]. 通信企业管理 2008(12)
    • [3].紧抓非对称管制契机 以融合业务铸造广电发展新优势[J]. 通信世界 2011(31)
    • [4].非对称管制下的运营商发展[J]. 通信世界 2008(39)
    • [5].我国采取电信非对称管制可行措施探讨[J]. 中国通信 2008(03)
    • [6].市场失衡加剧 非对称管制应择机而行[J]. 世界电信 2008(09)
    • [7].我国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垄断行业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5)
    • [8].让“小灵通们”不再尴尬[J]. 通信企业管理 2009(05)
    • [9].政府须慎对中国移动采取非对称管制[J]. 通信世界 2008(32)
    • [10].非对称管制措施能否在短期内扭转竞争失衡局面?[J]. 中国新通信 2008(20)
    • [11].4G时代的非对称管制政策走向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23)
    • [12].重构装备市场进入管制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 军事经济研究 2013(04)
    • [13].深度报道[J]. 通信世界 2008(19)
    • [14].WCDMA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 通信世界 2008(38)
    • [15].论我国电信市场的非对称管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8)
    • [16].广电宽带发展思路探析[J]. 数据通信 2010(04)
    • [17].资本项目非对称管制下的“热钱”界定及其流出规模估算[J]. 投资研究 2009(09)
    • [18].我国三网融合法制的演进脉络与应然面向:通信传播法的发轫[J]. 经济法论丛 2012(01)
    • [19].电信重组后WCDMA将成为新联通制胜关键[J]. 中国新通信 2008(12)
    • [20].建立适合我国电信市场发展的非对称管制体系[J]. 中国通信 2008(03)
    • [21].全成本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案例分析[J]. 财会通讯 2011(19)
    • [22].携号转网政策实施情况及发展思考[J]. 广东通信技术 2014(10)
    • [23].我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简要分析和非对称管制政策探讨[J]. 科技风 2008(12)
    • [24].构建高效的政府监管体系[J]. 信息网络 2008(09)
    • [25].技术差异、非对称管制与电信市场演化[J]. 财经研究 2013(04)
    • [26].非对称寡头垄断企业非线性定价与市场分割[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6)
    • [27].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市场势力的潜在失衡与管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8].全业务实力各有短长“非对称”拷问监管智慧[J]. 通信世界 2008(19)
    • [29].监管“四大悖论”推进“四大趋同”[J]. 通信世界 2010(02)
    • [30].电信产业管制应具备全球视野[J]. 通信世界 2008(35)

    标签:;  ;  ;  ;  

    中国电信业规制政策与效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