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

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

张慧

(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药剂科6149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消化性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病例资料125份,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无用药指征、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药品配伍不当。结论:医师应充分掌握药物的信息,合理用药,保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不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99-0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黏膜损伤和破坏而出现的胃部抗御能力和修复能力降低,同时出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应病变。其临床致病因素主要有胃蛋白酶、胃酸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另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黏膜的损伤都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药物运用不合理情况较多,对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影响[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消化性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病例资料125份,旨在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消化性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病例资料125份,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科分化制定的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治疗规范。

1.2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3]、药品说明书和我院合理用药指导原则制定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指征、药品选择、用法用量、重复用药以及配伍等情况。

2.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

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64例,其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41.9岁。患者病程6天~4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9例,胃溃疡患者86例。

2.2不合理用药情况

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用药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无用药指征、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药品配伍不当,其中重复用药比率最高,占28.80%,不合理用药情况具体分布详见表1。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用药主要为中和胃酸类药物、抑制胃酸药、胃粘膜保护药物、幽门螺旋杆菌杀灭药物以及胃动力药物。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要对症用药,要对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了解,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同时药物的用药剂量应该准确,避免药物剂量过高或者过低,使药物疗效达到最佳,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脏器功能出受损的并发症及时处理。

3.1无用药指征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抗菌药有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在调查分析的病例中,患者未被明确诊断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这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菌群紊乱,引发药源性疾病。

3.2药品选择不适宜

药物的使用应个体化,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西咪替丁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其可抑制肝微粒体氧化酶活性,影响多种药物的代谢,对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用药,此时选用此药不适宜。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抑酸效果较好,但研究表明PPI可通过抑制CYP2C19通路而降低氯吡咯雷的抗血小板功能,如需联合使用需评估使用PPI的风险,建议避免使用对CYP2C19抑制作用强的PPI,如奥美拉唑[6],调查中发现联奥美拉唑和氯吡咯雷联合运用,选药不适宜,可增加心血管风险。

3.3用法用量不合理

药物具有双重性,即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制定用药方案不仅要考虑药物的治疗作用,还应注意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口服法莫替丁20mg作用维持12小时以上,开具法莫替丁口服40mg/次,1日3次的处方即为用药剂量过大;泮托拉唑40mg/次,1日1次即可达到抑酸效果,一日两次则用药剂量过大。增大剂量不仅不能达到增强疗效的预期目的,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同时增加了患者治疗费用。

3.4重复用药

在调查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的病历中,重复用药的比例最大,主要表现为同种作用机制的药物重复使用,如使用泮托拉唑注射剂同时口服另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静脉运用法莫替丁的同时口服雷尼替丁胶囊;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均属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原理类似,也属于重复用药消化性溃疡治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重复给患者开出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加重其不良反应。

3.5药品配伍不当

在治疗胃炎胃溃疡时,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山莨菪碱片与莫沙必利片、山莨菪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碳酸氢钠片与胃蛋白酶口服液两药不宜联用,应根据具体临床症状选用其中一种;硫糖铝属于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故制酸药和抗酸药在与硫糖铝合用时都应该间隔一定的时间。

4.结语

本次调查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无用药指征、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药品配伍不当。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造成医药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临床医师以全面掌握药品信息,合理使用,保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表1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布

不合理原因例数(例)比例(%)

重复用药3628.80

用法用量不合理3225.60

无用药指征2721.60

药品配伍不当1915.20

药品选择不适宜118.80

合计125100.00

【参考文献】

[1]张华锋,阮雯静,李志梅,王定清,杨海云.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基本药物的处方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2):200-203.

[2]苏亦用,杨君.2008~2012年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9-20.

[3]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2):73-76.

标签:;  ;  ;  

12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