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

论文摘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中国共产党和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青年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包括中国共产党对青年本质、青年地位、青年作用、青年功能、青年教育、青年发展、青年政策等根本看法和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非常重视青年之于政党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这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逐步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具体的历史情势下科学回答“什么是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如何培养青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历经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经由萌芽与形成、曲折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青年观日趋成熟。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萌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于革命时期,在大革命和抗战中,随着党的逐渐成熟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也从片面、局部的青年观转变为整体、战略性的青年观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制度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思维,对青年的认识和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青年在社会建设初期的作用,要求培养红透专深、富有首创精神的青年。然而,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也迎来了科学发展期。新时代青年是“大有希望,大有可为,非常值得信赖的一代”奠定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主基调。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党的中心任务的不同而对青年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的内涵界定。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政党竞相争夺的重要力量和发展资源。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制定、青年教育目的、青年人才培养方式等。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依靠和赢得的对象,青年接受党的领导,依靠青年组织,开展青年运动,形成了青年成长成才的系统化规范模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组织,它要依赖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不断的进行物质、资源、能量、信息、目标、决策等的交换与互动,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目标任务体系,吸收社会中新的因素,及时调整政策、完善教育体制、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时刻把握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惟其如此,青年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成为变革生产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阶段性任务的依靠力量,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的平衡发展和协同进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遵循了“青年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的理论逻辑,分析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本体论内容、认识论内容和实践论内容,从整体上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宏阔内容。中国共产党认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无论从理论指导还是实践践行都具有一脉相承性。剖析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发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青年观都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呈现出理论指导与注重实践相统一、阶级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征的整体性特征。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由于党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偏差、执行力度不够等也导致了青年观上的重大失误。但与其他政党青年观相比,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又具有独特性,这是其他执政党所不可比拟的。总体看来,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宏伟战略构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指南,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青年的特点,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做好青年工作,培养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论文目录

  • 论文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 1.2 概念辨析
  • 1.3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 2.1.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 2.1.2 关于培养什么样青年的观点
  • 2.1.3 关于如何教育培养青年的观点
  • 2.2 列宁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 2.2.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 2.2.2 关于培养什么样青年的观点
  • 2.2.3 关于如何培养青年的观点
  • 2.3 苏共青年观的基本观点
  • 2.3.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观点
  • 2.3.2 关于如何培养青年的观点
  • 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历史发展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观
  • 3.1.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3.1.2 大革命时期青年观的探索
  • 3.1.3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观的发展
  • 3.1.4 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观的调整
  • 3.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青年观
  • 3.2.1 青年观迎来时代新课题
  • 3.2.2 青年观在曲折反复中发展
  • 3.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观
  • 3.3.1 反思“文革”时期的青年观
  • 3.3.2 青年观集中体现党的战略部署
  • 3.3.3 新时期青年观的深刻诠释
  • 4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4.1 关于青年是什么的本体论内容
  • 4.1.1 青年是国家、民族、党的希望和未来
  • 4.1.2 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新的潜能
  • 4.1.3 青年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 4.1.4 青年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更符合自然规律
  • 4.2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青年的认识论内容
  • 4.2.1 国家人才储备和战略资源
  • 4.2.2 站在战略高度培养“接班人”
  • 4.2.3 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进班子
  • 4.2.4 从“四有”新人到“四个新一代”
  • 4.3 关于怎样培养青年的实践论内容
  • 4.3.1 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
  • 4.3.2 青年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
  • 4.3.3 青年组织是实现培养青年的重要保证
  • 5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基本特征
  • 5.1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阶段性特征
  • 5.1.1 政治绝对主导
  • 5.1.2 双向互动反馈
  • 5.1.3 多维结构整合
  • 5.1.4 良性循环建构
  • 5.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整体性特征
  • 5.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2 阶级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 5.2.3 历史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 5.2.4 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 6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历史定位
  • 6.1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独特价值
  • 6.1.1 立足时代性
  • 6.1.2 理论实践性
  • 6.1.3 青年主体性
  • 6.1.4 政策连续性
  • 6.1.5 组织独特性
  • 6.1.6 民族凝聚性
  • 6.1.7 教育系统性
  • 6.2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艰辛探索
  • 6.2.1 社会道路探索的失误
  • 6.2.2 结构失衡偏离轨道
  • 6.2.3 执行力有待提升
  • 6.2.4 关注未来忽略当下
  • 6.2.5 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 6.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当代启示
  • 6.3.1 客观评价青年现象
  • 6.3.2 正确认识青年问题
  • 6.3.3 科学促进青年发展
  • 6.3.4 正视代际间的差别
  • 6.4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定位
  • 6.4.1 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的历史方位
  • 6.4.2 在党的建设理论中的地位
  • 6.4.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理论建构
  • 结语: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任重道远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