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探析

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探析

珠海市测绘院

摘要:由于GPS技术具备较大的优势,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的效率、准确性、精确性等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

1、GPS的组成与优势分析

1、从其组成上来说,主要包含了空间卫星群以及地面监控系统两个方面。且相关的测量用户还需要具备卫星信号接收设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信息进行收集。从空间卫星群上来说,主要包含了二十四颗卫星,并分布于六个基础轨道中,即时向地面发出信号,不论是从哪一个地点或是哪一个时间点上,都可以及时接收所发射的信号。所以测量用户只需要具备相关的软件与设备,可以对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导航定位的目标。

从优势上来说主要包含了:第一,测站之间可以不同视。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也可以确保在选择测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但是也应当要注意的是,测站上空还是要确保一定的开阔性,这样才能减少接收信号中所出现的干扰问题。第二,确保定位的准确性。通过对红外仪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一般的GPS接收机在精度上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在对长距离进行测量时,GPS测量的优势得到了凸显。第三,做好时间的节省工作。在借助GPS进行控制网布设时,平均的观测时间在三十五分钟左右,与传统的方法对比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时间上还是相对较短的,所以借助快速静态定位来开展测量工作,能够有效节省花费的时间。第四,三维坐标。在工程测量工作中使用GPS技术不仅可以做好平面位置的观测工作,同时也可以对大地高程等方面进行准确测量。第五,不间断作业。在使用GPS技术时,往往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干扰,能够确保作业的连续性。第六,操作的便捷性。可以说GPS测量技术有着较强的自动化,且在现阶段中接收机已经呈现出了小型化的趋势,所以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电源等进行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观测的目标。

2、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

2.1静态相对定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一些工程来说,在开展测量工作时也开始运用GPS测量技术,尤其是对于户外作业来说,这一技术有着极强的优势。在静态相对定位中就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接收机,通过对卫星信号进行同时接收,以此来计算出三维坐标,同时还要从其中一点位置出发,推求出其他的位置。从优势上来说这一技术有着精度高的特点,所以在一些户外工程中,这一技术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如在地球定位以及涵洞隧道定位等方面上。一般的工程测量中主要是通过对控制网与桩位的位置进行检查的,所以如果采取常规的测量方法,就会造成控制网的形状以环状或是线形为主,这样也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测量时间,对资金上也有着较大的要求。所以也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GPS静态定位被提了出来。通过使用这一方法能够减少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升工作的效果,保证测量精度的合理性,提升工作的质量,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如在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要具备高度的测量精度,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等方面来说,有着工程长度长以及操作控制点多的问题,所以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常规测量方法,不仅会加大工作量,同时也会对精度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在这一背景下GPS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在公路测量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可以运用到隧道与桥梁工程中,且在GPS测量技术的影响下,设计与施工人员也不需要进行全面的通视,可以保证绘制图像的清晰性,所以说在无检核支点测量中这一技术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就目前的工程测量工作中,航测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说GPS技术也能够有效满足航测的要求。如在进行铁路建设中对航测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且在构图时,通过对相关的共同控制点进行研究,以此来实现自动纠正的目标。如果采取传统的方法来开展测量工作,就需要从平面与二维坐标上来进行,这样也就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同时也难以满足精度的要求。所以说也正是受到这一背景的影响,也给GPS测量技术的有效运用提供了支持。

2.2动态相对定位

动态相对定位其实就是借助GPS信号来对正在移动目标的位置、形态以及速度等进行监测的,以载体的接收机为基础,能够测量出具体的天线位置,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实时动态定位。与静态相对定位为基础,这种定位只需要一台固定的接收机,并以此作为基准站。在测量过程中,还要其他接收机作为流动站,加之其处于运动的状态中,所以也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对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计算,以此来得到具体的位移情况,并作为位置的具体坐标。一般来说,在进行动态测量的过程中,所获取到的差分数据主要包含了即时处理以及滞后处理两种。即时处理就是将基准站中所获取到的信息传输到不同的流动站中,在对比与加工后就是从数据链出发,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性。而对于滞后处理来说,并不需要时刻将所获取到的信息传送到流动站中,而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所以说这种定位主要适用于道路工程中的数据信息勘测,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运用上来讲,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中,这一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运用成果,如在一些学校中,就研究出了新型的GPS动态运用系统,且这一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计算机、接收机与捷联式惯性机,通过在勘测道路工程中运用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准确定位与测绘的目标,同时也给施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尤其是对于后期养护工作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3.1在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地形测量其实就是要在这一区域中建立出有效的控制点与图根,然后要做好相关设备的架设工作,借助经纬仪等来对地物进行编码处理。不论是从住宅区上来说还是从空旷地区上来讲,GPS技术都能够实现有效测量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在开展夜间工作时,这一方法也优于传统的测绘方法。可以说在一些并不繁华的地区中,GPS也会出现盲区的现象,还会造成初始时间长或是失锁等问题,这样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测量的速度。所以可以采取GPS中的增补图根,以此来作为导线的基础,加之在其他仪器上进行综合,以此来保证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可以说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GPS接收机放入到待定的特征点中,在一段时间的影响下,可以对这一个区域中的地形进行测量,然后借助专业的软件将所得到了数据进行处理。其次GPS测量技术也能够被运用到不同比例尺的铁路线带或是管线地形等。可以说在我国GPS测量技术的影响下,能够保证测量的精准度,同时也可以提升工作的效果,所以也就成为了我国现代化测量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测量技术,对我国未来测量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3.2在竣工测量中的运用

竣工测量工作其实就是从建筑物的平面以及高程等方面出发,借助二次测量的方法来实现复核的目标,同时也可以确保复核中图纸与测量标准的一致性。第一,总平面图。就总平面图来说,主要包含了用地面积以及基底面积等。第二,建筑高度与层高。第三,道路管线。按照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要确保竣工测量的一致性,在统一平面坐标系统中,还要从成图比例出发,在保证测量结果与这一地区中的基础地理信息相吻合后,才能够进行保存。但是从建筑物本身的高度以及绿化面积上来说,有着相对较大的特点,所以也就会影响到GPS的高度角测量范围,所以在进行地形特点采集的过程中,要从保证精度的角度出发,组做好调整工作。在采取GPS测量技术时,还要获取相关网络的使用权,并选择好E级的控制点,保证距离的合理性,并及时对控制点进行集中矫正,从而做好各个点位的计算工作。在分析测量结果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误差的出现,以此来满足竣工的质量要求。

3.3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测量工作其实就是借助相关的方法,利用测绘仪器来将原有设计好的点位准确的表示出来,所以这一内容也就成为了工程测量中的分支。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中,测量方法相对较多,如全站仪边角测量等。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要对不同的点进行移动目标,同时也需要其他相关的人员,辅助这一工作的开展。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与对通视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而对于GPS测量技术来说,只需要工作人员将原有设计中的内容输入到电子手簿中,并借助GPS接收器来开展测量工作。可以说借助GPS测量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定位处理,且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方法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标定点位处理,同时也可以提升测量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处理时,要运用好GPS测量技术,以此来提高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总的来说,GPS测量技术不仅在定位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GPS测量技术的创新与研究工作,保证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同时还要认识到使用这一技术的重要性,以此来满足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昱成.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及其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78-79.

[2]余远军.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发展[J].矿山测量,2010(02):13-16.

标签:;  ;  ;  

工程测量中GPS的运用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