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论文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人们仅仅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区域发展定位和开发方式。这种盲目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提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三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确定区域发展定位成为很多学者和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2007年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大尺度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而中尺度的省市级的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还在研究阶段。由于大中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只能从大的方针并打破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确定区域发展定位,其实用性与可执行性不强。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尺度的区县级生态功能区划则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生态功能区划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及ARCGIS9.3和ERDAS9.1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三方面对江津区各乡镇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和江津区区域发展定位对江津区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分析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有关生态功能区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研究不足、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这为本文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区域分析阶段。确定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重庆市江津区,研究对象为江津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江津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状况等自然环境概况和江津区发展定位、经济状况及交通状况等人文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生态功能区划图件处理阶段。基础图件主要是2006年30m分辨率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1:10000的地形图、江津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此阶段主要工作是对遥感图像的解译,通过遥感图像的儿何纠正、直方图匹配、图像拼接与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与变换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前的处理,然后通过监督分类进行解译,并通过实地抽样踏勘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最后将解译后的地类进行整理、叠加、矢量处理、属性数据录入,形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数据库。生态功能评价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有生态环境现状指标、生态敏感性指标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其中生态环境现状指标包含土壤侵蚀强度、地均有效GDP、城乡差距系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水资源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绿地合理度、工业污染强度等9个二级指标,生态敏感性指标包含十壤侵蚀敏感性、生境敏感性、GDP农地弹性系数、单位GDP三废排放量和林地年度减少量等5个二级指标,生态服务功能指标是通过解译各地类的气体和气候调节、涵养水源、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物质保持、废弃物处理、授粉、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供应、原材料、基因资源和娱乐文化等功能值来体现:其次,通过因素成对比较法和特尔菲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分值和实际分值;最后汇总出各乡镇的生态功能总值。生态功能区划阶段是本文的关键部分。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功能总分值、各乡镇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分值段和确定分区,并在综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发展定位的前提下,最终形成北部沿江产业集聚生态维护区、中部丘陵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区和南部山区原始生态保护区三个生态区。针对性的分析各生态区的特征、发展定位以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2章 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生态功能区划涵义
  • 2.2 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江津区区域概况
  • 3.1 江津区自然环境概况
  • 3.2 江津区人文和社会经济环境
  • 第4章 江津区生态功能区划图件处理
  • 4.1 遥感图像的基本参数
  • 4.2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 4.3 直方图匹配、图像拼接与分割
  • 4.4 遥感图像增强与变换
  • 4.5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精度检验
  • 4.6 解译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 第5章 重庆市江津区生态功能评价
  •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2 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确定
  • 5.3 生态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 指标分值的确定方法
  • 5.5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指标分值确定
  • 5.6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 5.7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
  • 5.8 生态功能评价结果
  • 第6章 生态功能区划
  • 6.1 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 6.1 生态功能区划结果的确定
  • 6.2 生态功能分区结果阐述和生态功能特征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荣誉和参与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新理解品牌功能评价过程:基于产品意义建构模型[J]. 品牌研究 2016(05)
    • [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评价的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4)
    • [3].我国森林多功能评价研究综述[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5(05)
    • [4].浅析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J]. 现代商业 2012(27)
    • [5].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 生态经济 2012(11)
    • [6].维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07)
    • [7].基于森林经营要求的森林生态系统保全功能评价[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04)
    • [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智能系统开发[J]. 湖南林业科技 2015(06)
    • [9].可用于我国学生心肺功能评价的一种实验仪器的可行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7)
    • [10].用静态功能评价体系对地铁站换乘功能的优化分析[J]. 市政技术 2014(01)
    • [11].森林多功能评价与表达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 [12].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6)
    • [13].福建将乐林场杉木人工林多功能评价初探[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4].功能评价法在火力发电企业部门业绩评价中的运用[J]. 财会通讯 2009(23)
    • [15].农村聚落功能评价研究——以启东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10)
    • [16].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功能评价的研究综述[J]. 综合运输 2016(08)
    • [17].胃动素用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02)
    • [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13(04)
    • [19].对两种大学生心肺功能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 [20].对电能表载波通信功能评价的讨论[J]. 电测与仪表 2010(01)
    • [21].McMaster模式家庭功能评价及家庭治疗[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04)
    • [22].空间规划视域下武汉市乡村“三生空间”分类与功能评价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7)
    • [23].太子河流域河流生态功能评价及其管理策略[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0)
    • [24].电声门图检测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语言功能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23)
    • [25].多层螺旋CT在肺气肿患者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04)
    • [26].基于供需视角的河南省耕地多功能评价与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11)
    • [27].基于GIS的河流廊道经济社会功能评价与分区——以涪江流域绵阳市中心城区段为例[J]. 特区经济 2019(05)
    • [28].滇西北香格里拉典型湿地功能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29].冠心病诊断:从解剖成像到功能评价[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3)
    • [30].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0(11)

    标签:;  ;  ;  ;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