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论文摘要

玉米丝黑穗病是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培育抗病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家的重要工作,但我国抗病种质资源短缺,因此扩增抗玉米丝黑病种质资源已成为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黑龙江省抗玉米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的短缺,以部分CIMMYT种质及其测交组合和把CIMMYT种质与黑龙江省适应性较强的自交系杂交构成半外来群体的选系及其交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研究CIMMYT种质和及其所构建的半外来群体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为黑龙江省引进和利用CIMMYT种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CIMMYT种质中发病率最高的是Pob101群体,发病率最低的是Pob46群体。Pob46群体、Pob45群体、Pob69群体、Pob70群体、Pob101群体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抗性逐渐减弱。(2) Pob70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70、Pob69、Pob46、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逐渐降低。(3)在用CIMMYT种质Pob45和Pob46与黑龙江省部分自交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的选系中,对丝黑穗病中抗及其以上的选系占一半以上,其中高抗占35.9%。CIMMYT种质的引进总体上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4)用CIMMYT种质Pob46与感病自交系K10和444杂交构建半外来群体的选系自身和杂交后代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都较原自交系及其杂交后代明显提高,因此Pob46可用来改良唐四平头类群材料和其它感病材料对丝黑穗病的抗性。(5) CIMMYT感病种质Pob101选系自身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较差,与合344的杂交后代的抗病性也不好,因此Pob101不能用来改良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与原因
  • 1.2.2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 1.2.3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
  • 1.2.4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病性遗传
  • 1.2.5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途径
  • 1.2.6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源鉴定与存在问题
  • 1.2.7 种质资源的利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自交系和CIMMYT 种质名称及来源
  • 2.1.2 CIMMYT 种质资源的杂交组合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玉米丝黑穗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 2.3.1 病原菌土配制
  • 2.3.2 接种
  • 2.3.3 发病率调查方法
  • 2.3.4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标准
  • 2.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交系和群体的抗病性鉴定
  • 3.2 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抗病性鉴定
  • 3.2.1 用Pob45 构建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 3.2.2 用Pob46 构建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 3.2.3 用Pob45 和Pob46 构建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抗病类型分析
  • 3.2.4 Pob101 选系
  • 3.3 CIMMYT 种质资源杂交组合的抗病性分析
  • 3.3.1 CIMMYT 群体的测交后代
  • 3.3.2 合344×Pob45 选系和吉846×Pob45 选系的杂交组合
  • 3.3.3 K10×Pob46 选系和444×Pob46 选系的杂交组合
  • 3.3.4 Pob101 选系与合344 的杂交组合
  • 3.4 父母本抗性对后代的影响
  • 3.4.1 后代表现高抗(HR)的杂交组合分析
  • 3.4.2 后代表现抗(R)的杂交组合分析
  • 3.4.3 后代表现中抗(MR)的杂交组合分析
  • 4 讨论
  • 4.1 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抗性
  • 4.2 CIMMYT 群体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
  • 4.3 群体与测验种测交组合的抗性
  • 4.4 用Pob45,Pob46 构建的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抗病性
  • 4.4.1 用Pob45,Pob46 构建的半外来群体选系
  • 4.4.2 同一CIMMYT 种质与不同自交系构成半外来群体选系
  • 4.5 用Pob45、Pob46 构建半外来群体选系杂交组合的抗病性
  • 4.5.1 用Pob45 构建半外来群体选系杂交组合
  • 4.5.2 用Pob46 构建半外来群体选系杂交组合
  • 4.5.3 利用CIMMYT 种质改良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 4.6 亲本抗性对杂交组合抗性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CIMMYT小麦育种特点及研究趋势[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05)
    • [2].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9)
    • [3].CIMMYT小麦引入东北晚熟麦区的表现[J]. 小麦研究 2009(01)
    • [4].6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12)
    • [5].6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4)
    • [6].CIMMYT玉米种质在广西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 2010(08)
    • [7].43个CIMMYT春小麦材料在河西地区的性状表现[J]. 甘肃农业科技 2010(03)
    • [8].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抗性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2)
    • [9].部分CIMMYT小麦种质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9)
    • [10].含CIMMYT种质的半外来玉米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3)
    • [11].作科所“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03)
    • [12].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J]. 玉米科学 2009(03)
    • [13].CIMMYT小麦种质在新疆的利用[J]. 中国种业 2009(09)
    • [14].引进CIMMYT优异麦类种质在甘肃中西部区域的适应性鉴定[J]. 草原与草坪 2018(04)
    • [15].CIMMYT-中国热带玉米研究中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9)
    • [16].405份CIMMYT引进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5)
    • [17].国际会讯[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1)
    • [18].改良后部分CIMMYT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4)
    • [19].144份CIMMYT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4)
    • [20].China-CIMMYT collaboration enhances wheat improvement in China[J].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03)
    • [21].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J]. 作物学报 2011(10)
    • [22].CIMMYT玉米育种方法、成就及借鉴[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11)
    • [23].CIMMYT小麦种质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1)
    • [24].CIMMYT-中国热带玉米研究中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8)
    • [25].CIMMYT小麦种质在山东麦区产量和品质性状评价及利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2)
    • [26].先正达和CIMMYT建立合作关系以加强对小麦的研究[J]. 农药市场信息 2010(09)
    • [27].CIMMYT玉米种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6)
    • [28].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7)
    • [29].CIMMYT白粒玉米自交系与广西骨干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6)
    • [30].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ecaloindoline genes in introduced CIMMYT primary hexaploid triticale[J]. The Crop Journal 2017(05)

    标签:;  ;  ;  ;  

    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