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抗瘟性鉴定及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

水稻育种抗瘟性鉴定及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

论文摘要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主要的灾害性病害,世界各水稻产区都有此病发生。本研究在病圃进行了选育抗病品种的鉴定和筛选,同时在病圃周边或稻瘟病重发区种植抗病品种及利用品种多样性栽培模式与适时施用高效药剂相结合以期探索一种可持续控制稻瘟病的方法。 大围山稻瘟病圃位于浏阳市东部山区,东经114°5′、北纬28°30′、海拔约400m。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3℃,降水量1552mm,1月平均气温5.2℃,7月平均28.9℃,年日照长度1656h,无霜期262d。病圃露珠保持时间在15h以上。病圃菌源包括4个谱系24个单元型,病菌异质性大,并存在变异的潜能。三年来的试验证明,它是一个适宜稻瘟病抗性鉴定和抗病育种的基地。 2002年~2003年,在病圃共鉴定水稻品种和育种材料共7350份,其中2002年3383份材料的叶瘟,HR至MR的材料491个占14.52%、HS至MS材料2892个占85.48%;2853份材料的穗瘟,HR至MR的材料769个占26.95%、HS至MS材料2084占73.05%。2003年3967份材料的叶瘟,HR至MR的材料709份占17.86%、HS至MS材料3258份占81.41%;2552份材料的穗瘟,HR至MR的材料1094份占42.87%、HS至MS材料1458份占57.15%。 在抗病育种过程中,考虑到病圃的病害选择压远大于非病圃区域,叶瘟8~9级和穗瘟7~9级的株系均予以淘汰。基于1061个组合的F1、F2、F3和F4的选育结果评价,常规稻品种的选育F2、F4、F6或F12、F3、F5和杂交稻F1均应在病圃中进行,这样抗稻瘟病育种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在浏阳市大围山病圃周边设立抗瘟性品种种植试验,均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其控瘟效果90%以上。利用抗稻瘟病菌谱不同的品种混栽也有一定的控瘟效果,从防治效果看,其表现为高抗/高感的混栽组合比中抗/高感组合的防病效果好。不同药剂对感瘟性品种的田间控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药剂对预防和控制稻瘟病有着明显的效果,并在试验中发现相同药剂的不同剂型对稻瘟病控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1.1.1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鉴别品种
  • 1.1.2 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
  • 1.2 水稻品种抗性遗传的多样性
  • 1.2.1 水稻抗瘟性资源的丰富多样性
  • 1.2.2 稻瘟病抗性类型和遗传方式的多样性
  • 1.3 抗瘟性鉴定与抗病育种
  • 1.3.1 抗瘟性鉴定
  • 1.3.2 抗瘟育种
  • 1.4 稻瘟病的持续控制
  • 1.4.1 不同抗性基因品种的发掘合理利用
  • 1.4.2 利用多样性品种持续控制稻病
  • 1.4.3 加强农业管理提高稻株的抗病性
  • 1.4.4 优化药剂防治策略
  • 第二章 水稻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瘟性鉴定与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圃及育种基地的生态情况
  • 2.1.2 供试水稻材料
  • 2.1.3 供试菌株
  • 2.1.4 试验方法
  • 2.1.5 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圃稻瘟病菌毒力动态监测
  • 2.2.2 叶瘟和穗瘟鉴定
  • 2.2.3 病圃鉴定叶瘟与穗瘟的相关性
  • 2.2.4 抗瘟育种优选评价
  • 2.3 讨论
  • 2.3.1 病圃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瘟性鉴定
  • 2.3.2 叶瘟和穗瘟的关系
  • 2.3.3 抗瘟育种评价
  • 第三章 山区稻瘟病的持续控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抗性品种单种和不同品种混合间栽等不同模式的控瘟试验
  • 3.1.2 不同药剂防治稻瘟病的田间效果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
  • 3.2.2 不同药剂对稻瘟病的田间控制效果
  • 3.3 讨论
  • 参与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探析[J]. 农家参谋 2020(10)
    • [2].常规水稻育种的方法及关键技术[J]. 农家参谋 2020(16)
    • [3].水稻育种小材料防混播种方法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4)
    • [4].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4)
    • [5].无限种可能——中国水稻育种追梦路[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6)
    • [6].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6)
    • [7].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6)
    • [8].寻找破解水稻育种难题的“钥匙”[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6)
    • [9].宁波水稻育种再创佳绩 5年育成35个水稻新品种[J]. 宁波通讯 2019(06)
    • [10].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J]. 新农业 2019(13)
    • [11].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J]. 中国稻米 2019(05)
    • [12].基于本体的水稻育种方法应用知识库构建[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9(12)
    • [13].常规水稻育种的方法及关键技术[J]. 江西农业 2019(20)
    • [14].天津市原种场水稻育种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 天津农林科技 2017(01)
    • [15].云贵高原水稻育种试验基地规划探讨[J]. 中国稻米 2017(01)
    • [16].多倍体水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5)
    • [17].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分析及讨论[J]. 南方农业 2017(03)
    • [18].浅析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J]. 河北农业 2017(09)
    • [19].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 2016(08)
    • [20].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的思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3)
    • [21].育种专项创新管理模式,保障专项顺利开展[J]. 河南科技 2020(13)
    • [22].水稻育种专利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10)
    • [23].水稻育种史 中国的骄傲——以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为例[J]. 生物学通报 2019(04)
    • [2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13(12)
    • [25].花药培养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4)
    • [26].浅析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J]. 园艺与种苗 2014(08)
    • [27].汗水浇灌稻花香——记水稻育种家康春林教授[J]. 今日科苑 2013(04)
    • [28].水稻育种的现状与方向[J]. 中国种业 2013(01)
    • [29].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05)
    • [30].吉林省水稻育种状况分析及育种问题解决[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0)

    标签:;  ;  ;  ;  ;  

    水稻育种抗瘟性鉴定及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