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519090

摘要:本文从道德认识的形成、去除学生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增强学生自尊心树立集体荣誉感以及锤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坚强的意志力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在论述中把前人的理论及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总结,以期能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品德是个体按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而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现象。可见,不良行为习惯是指不良的行为品德习惯。品德的心理构成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构成心理的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旦失去平衡或某一方面有所缺失或偏差,都会给学生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品德不良的学生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之大,对班级的和谐破坏之强,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还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必须想方设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品德不良学生加强教育、及时疏导,促其健康发展。

一、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错误的认知是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1.教育工作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向学生彻底地说明道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激发情感,同时及时地总结、评价学生的行为结果,以了解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

2.利用班级集体舆论力量。正确的舆论是引导学生心理正确认知的重要手段,给学生提出班级作风标榜,加强对学生品德约束的力量。俗话说“众志成城,众怒难犯”,舆论力量的发挥必须经过肯定或否定,态度应十分明确,同时应注意利用班级积极分子的分析、评论能力,鼓励和培养积极分子的正义感,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参与舆论监督,利用各种板报墙报等宣传渠道,评论各种人或事,树立正气,打击歪风。

3.利用榜样的力量。榜样是说理教育的一种直接表现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形象的道德范例。“形易感人,以形育人”,榜样具有“超人”的教育力量,它符合学生模仿性学习的特点。为使学生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做到:

(1)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楷模的班级,表彰先进,树立榜样。(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去看待先进榜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树立先进榜样的标杆,设立赶超先进的途径,增强学生争取先进、成为榜样的信心。(4)及时地表扬学习先进积极分子,扩大先进榜样队伍和影响。

二、去除疑惧心理,疏导对立情绪

一些教师对品德不良学生多是挖苦指责,而不是疏导、鼓励,从而使品德不良的学生产生了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只重“理”不讲“情”,是不起作用的,即所谓“情不通,理不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见“以情感人”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为此,教师必须关怀爱护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当审判官,要相信品德不良学生能进步,争取班集体的关怀和帮助,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增强学生自尊心,树立集体荣誉感

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重视情感期待作用。马卡连柯指出:“当你看到自己面前学生的时候,你应当善于发现他们比眼前所表现的更多的优点,这样永远是正确的。正像高明的猎手射击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多加要求,并尽可能地尊重人。”一个人犯错误受公布批评后,就应“忘掉它”,不必耿耿于怀,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切忌旧账新账一起算,应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这样才会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其认真结束过去,拓展未来。

2.批评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应多用赞扬和鼓励,批评教育不要带有挖苦、讽刺的口气,尤其应充分注意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切忌“一刀切”,切忌不考虑环境场合批评学生。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适当的场合,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相信定能达到预期目的。

四、锤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坚强的意志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虽然有时能正确认识道德行为偏差,但缺乏自我修正及与道德行为偏差作斗争的意志力,不能自觉消除不良品德行为。古代曾有过“孟母三迁”的做法,现代则有“暂时封闭教育”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义,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因为旧诱因被切断,但不能保证新诱因不产生,为此根本的办法是培养、锤炼他们与诱因做斗争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意志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发展高尚的情感。

2.严格要求,加强训练,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和方法上的指导,并对他们给予及时的表扬。

3.指导学生加强“征服自我”的锻炼,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征服自我,逐步提高学生战胜诱因的意志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爱心,满怀一腔赤诚,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一定能有效地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标签:;  ;  ;  

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