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王大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2014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共8400张,其中每月1400张,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合理用药8257张,占比98.30%,不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33张,23.08%)、用法用量不合理(20张,20.28%)、重复用药(27张,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结论: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情况,因此应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门诊;不合理用药;原因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53-02

合理用药是以药理学理论和疾病知识为基础,根据患者状况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制剂,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治疗疾病的目的[1]。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危害,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所以有效控制不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2]。本研究通过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4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共8400张,其中每月1400张,并包括门诊各科室。

1.2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等对所有电子处方进行分析[3],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

2.结果

2.1门诊处方的一般情况

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合理用药8257张,占比98.30%,不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

2.2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33张,23.08%)、用法用量不合理(20张,20.28%)、重复用药(27张,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见表1。

表1门诊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处方数(张)构成比(%)

选择药物不合理3323.08

用法用量不合理2920.28

重复用药2718.88

联合用药不合理2316.08

溶媒选择不合理2013.99

诊断与用药不符117.69

合计143100.00

3.讨论

电子处方虽然可以减少不规范门诊处方的数量,但是其他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多,本研究抽查的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领导的重视。根据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33张,23.08%)、用法用量不合理(20张,20.28%)、重复用药(27张,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①选择用药不合理,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临床用药使用抗菌药物,由于用药选择不合理,可增加耐药性的风险[4]。②用法用量不合理,青霉素与头孢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3~4/d次用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但处方存在为1次/d现象;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应一次给予一日用药量,但处方中存在2次/d现象[5]。③重复用药,一般指临床作用基本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提升并不十分明显,但会极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或者克拉霉素+头孢氨苄的大环内酯类与抗菌谱相似的头孢类药物联用,复方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钠片的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治疗关节炎、颈椎病,西替利嗪片+咪唑斯汀缓释联用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疾病[6]。④联合用药不合理,如药物配伍不当不仅会减弱药效,甚至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多潘立酮+阿奇霉素联用治疗消化不良时,会导致阿奇霉素受到抑制,而使多潘立酮异常蓄积,产生不良反应;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时,由于埃索美拉唑的药效与在胃内滞留时间呈正比,而莫沙必利可促进胃肠蠕动,二者联合使用将减弱埃索美拉唑的药效[7,8]。⑤溶媒选择不合理,由于葡萄糖注射液偏酸性,pH值为3.2~5.5,配伍注射用青霉素钠会加速内酰胺环水解而降低疗效,配伍注射用阿昔洛韦(pH为10.5~11.6)会发生中和反应,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氯化钠注射液使会产生结晶[9]。?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情况,因此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对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临床医师的重视程度,同时临床医师也应该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用药基本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诊断知识,提高业务素质[10,11],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亚青.不合理药物处方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9):1270-1272.

[2]陈娟,陈煜辉.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J].海峡医学,2014,26(9):129-130.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陈晓红,赵志刚,赵捷.我院2009-2012年门诊合理用药调查[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984-985.

[5]梁永红,赵飞,阿达来提·依迪热斯.处方点评制度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254-256.

[6]沈文恒,黄捍东,杨玉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8):2237-2238.

[7]陈柏林,李效伟,吴冬.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2):17-20.

[8]成永,蒋云,王姝静.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上海医药,2010,8(3):352-353.

[9]郑思茜,宋燕,殷实等.基本药物制度对宁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1-2.

[10]陆政.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4):2878-2879.

[11]朱德龙.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6):124-125.

标签:;  ;  ;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