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机制研究

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个沿袭了千年的农业大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阶层。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生产力并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看到,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三农”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村域公共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现行的村域公共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和供给渠道单一等问题。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村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村域公共品有着强烈的依赖性。村域作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村域层面的公共品供给具有尤为重要且现实的意义。不断加大对村域公共品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对村域微观层面的公共品供给研究相对较少,而对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机制的研究则更为缺失。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选择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机制这一主题,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梳理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村域、村域公共品、社会化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分析村域公共品的特征,探索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2)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历程,探索不同供给模式的特点及供给效率。(3)考察我国村域公共品供给存在问题,分析社会力量参与村域公共品供给的必要性。(4)通过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总结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模式和机制,寻求私人资本、农民自我和民间组织参与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途径和激励机制。本文研究认为:(1)村域即以行政村(自治村)为单元的村社区域,是微观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村域公共品是供辖域内农民消费的,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2)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不仅能突破公共品供给的资金瓶颈,缓解公共财政压力,而且其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能反应农民的心声,纠正政府供给的结构化失衡,满足农民多样化,不同层次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村域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未来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3)为了促进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能力提升和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政府行为选择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开放村域公共品供给领域、明晰产权、经济支持、政策优惠和加强政府监督等手段以调动私人资本、农民自我和民间组织参与村域公共品供给的积极性,保障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健康、有序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三) 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 本文结构
  • 2.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二、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理论基础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村域
  • 2. 村域公共品
  • 3. 社会化供给
  •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制度变迁理论
  • 2. 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
  • 3. 集体行动理论
  • 4. 社会资本理论
  • 三、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历程及不同时期效率比较
  • (一) 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
  • (二) 人民公社时期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
  • (三) 家庭承包经营至农村税费改革前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
  • (四)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域公共品供给制度
  • (五) 不同时期供给效率的比较
  • 四、村域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及对社会化供给的需求
  • (一) 村域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1. 村域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
  • 2. 村域公共品供给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
  • 3. 村域公共品供给渠道单一
  • (二) 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必要性
  • 五、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案例及模式分析
  • (一) 村域公共品私人资本供给模式
  • 1. 村域公共品私人资本供给的可能性
  • 2. 村域公共品私人资本供给机制
  • 3. 村域公共品私人资本供给的案例分析
  • (二) 村域公共品自我供给模式
  • 1. 村域公共品自我供给可能性
  • 2. 村域公共品自我供给机理
  • 3. 村域公共品自我供给案例分析
  • (三) 村域公共品民间组织供给模式
  • 1. 村域公共品民间组织供给的必要性
  • 2. 村域公共品民间组织供给的方式
  • 3. 村域公共品民间组织供给案例
  • 六、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展望与政府行为选择的建议
  • (一) 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展望
  • 1. 村域公共品私人资本供给展望
  • 2. 村域公共品自我供给展望
  • 3. 民间组织供给村域公共品展望
  • (二) 政府行为选择
  • 1. 开放村域公共品供给领域
  • 2. 明晰村域公共品产权
  • 3. 政策优惠、财政补贴
  • 4. 发挥政府监督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学术论文发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何以生成与强化?——中部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比较分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2].社会资本、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减贫——基于河南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经纬 2020(05)
    • [3].基于乡村治理视角的村庄公共品供给之变[J]. 中国经贸导刊 2017(05)
    • [4].地方公共品供给对房价的影响研究[J]. 中国房地产 2019(03)
    • [5].公共品供给与村民的动员机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6].我国公共品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23)
    • [7].农民创业、村庄公共品供给与村庄凋敝治理[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9].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人口迁移——来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2)
    • [10].农民创业者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1].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与模式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2].农民创业者的村庄公共品供给行为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 [13].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与城乡收入分配[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6)
    • [14].财政自主性、民主治理与村庄公共品供给——2014年15省(区)102县102村的问卷调查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01)
    • [15].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对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1)
    • [16].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8)
    • [17].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5)
    • [18].不同加总技术下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比较分析[J].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5(00)
    • [19].公私利益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动态有效性:经济思想史的视角[J].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2(00)
    • [20].经济集聚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内生交互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1].社会资本对村委会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7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10)
    • [22].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对村民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J]. 党政视野 2016(03)
    • [23].提升公共品有效供给的能力[J]. 福建理论学习 2011(08)
    • [24].地方公共品供给目标协同与需求模式转变[J].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5)
    • [25].地方公共品供给、网络集体行动与“反搭便车”效应[J]. 经济问题 2015(11)
    • [26].公共品供给与西藏农牧区社会稳定研究[J]. 商 2014(05)
    • [27].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J]. 社科纵横 2014(09)
    • [28].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国家治理分析[J]. 中州学刊 2013(03)
    • [29].全球公共品供给的筹资分析[J]. 价值工程 2013(11)
    • [30].我国公共品供给演变及缺失原因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标签:;  ;  ;  ;  

    村域公共品社会化供给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