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情况分析

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情况分析

论文摘要

论文通过汉韩被动句的对比研究,考察了两种语言被动表达方式形态、类型等方面的功能,发掘并总结出韩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在韩国学习汉语的大学生习得“被动句”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偏误的原因。最后根据偏误的原因提出合适的教学对策。第一章,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综述,提出论文研究目的和方法,为后几章的研究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第二章,对汉韩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析汉语与韩语被动句的定义,然后对比汉语与韩语被动句类型,最后论述汉语与韩语的异同点。韩语被动句大体通过两种表现方式来实现:本身可表被动的单词、对单词进行变形,当然还要加上格助词。韩语语法功能大部分靠对单词进行变形来实现,这点与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韩语中本身可表被动的单词相对于汉语并不算多。对比被动句的定义,意念上的汉语被动句不存在任何可供识别的标示,从结构上看与汉语主动句没有区别,因此比较意义并不大。此次论文的重点便是将同样具有被动标示的汉语被动句与韩语被动句进行比较。第三章,对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笔者对韩国学习汉语的大学生使用被动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按照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偏误产生的一些原因。一方面是汉语同韩语存在语言差异。调查结果发现韩语被动态的实现只需改变动词的形态或词尾,且改变都在动词内部进行,不用或不必在动词之外添加词语。韩语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形态变化表示被动意义。而汉语被动句,除了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可使用光杆动词充当谓语外,一般都需要在动词后添加补足成分第四章,提出针对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教学对策。分析了在韩国学习汉语的大学生使用被动句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适的指导方案。第五章,结语部分对文章做了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范围
  • 第2章 汉韩被动句对比分析
  • 2.1 汉韩语被动句定义与范围
  • 2.1.1 汉语被动句定义与范围
  • 2.1.2 韩语被动句定义与范围
  • 2.2 汉语与韩语被动句基本类型
  • 2.2.1 汉语被动句基本类型
  • 2.2.2 韩语被动句基本类型
  • 2.2.3 汉语意念上被动句句型
  • 2.3 汉语被动句与韩语被动句异同点
  • 2.3.1 汉语被动句与韩语被动句相似之处
  • 2.3.2 汉语被动句与韩语被动句区别
  • 第3章 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偏误分析
  • 3.1 韩国大学生汉语被动句使用情况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问卷内容
  • 3.2 韩国大学生使用被动句偏误分析
  • 3.2.1 调查问卷Ⅰ分析
  • 3.2.2 调查问卷Ⅱ分析
  • 第4章 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教学对策
  • 4.1 意念上被动句教学对策
  • 4.2 被字句教学对策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古汉语被动句“一看二悟”辨析法[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21)
    • [2].俄汉语被动句的功能认知分析[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2)
    • [3].俄汉语被动句结构类型对比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8)
    • [4].浅谈汉语被动句式和“被”字句[J]. 新课程(中旬) 2014(02)
    • [5].汉语被动句的语体适应性考察[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6].汉语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历时考察[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5)
    • [7].英汉语被动句语法化比较[J]. 海外英语 2012(21)
    • [8].维、汉语被动句对比浅析[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1(01)
    • [9].现代汉语被动句标式、被动标记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7)
    • [10].汉语被动句的典型形式及其理论意义[J]. 东方语言学 2010(01)
    • [11].浅论古代汉语被动句[J]. 嘉应学院学报 2014(03)
    • [12].俄、汉语被动句语义实质及其语用后果[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02)
    • [13].汉语被动句的事件结构及其形态句法实现[J]. 现代外语 2009(01)
    • [14].汉语被动句事件结构分析[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5].俄汉语被动句功能对比及实际应用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5(02)
    • [16].现代汉语被动句语篇分布计量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8)
    • [17].生成句法学对汉语被动句四种分析法之辨析[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3(02)
    • [18].英汉语被动句比较及汉语被动句的理解和英译[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32)
    • [19].汉语被动句研究综述[J].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1)
    • [20].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J]. 广西教育 2012(47)
    • [21].蒙太格语法框架下的汉语被动句语句系统[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2].古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变化及其动因[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02)
    • [23].古代汉语被动句式发展刍议[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2)
    • [24].汉语被动句的欧化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12)
    • [25].中古前期汉语被动句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26].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 当代语言学 2008(04)
    • [27].俄汉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类型对比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4(09)
    • [28].现代汉语被动句生成中的受事宾语提升研究[J]. 双语教育研究 2017(01)
    • [29].基于Matlab的语义地图绘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汉语被动句主语的功能分析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30].关于古代汉语中被动语句的探究[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