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在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影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在随之上升,无论是贷款审核还是过程监控,会计信息质量始终是商业银行获取企业资金状况的重要渠道,因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然而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一种机会主义行为,是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的。如何规范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银行信贷融资效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06-2008年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市场A股上市公司中符合信贷融资条件的599家企业为样本,从微观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披露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现状,解释影响企业银行信贷可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引导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找出提高其银行信贷可获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信贷能力和信贷条款得分两方面构建指标来反映我国上市公司信贷可获性,并采用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研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盈余管理程度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之间的相关性。在控制了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增长速度、经营现金流量、筹资现金流需求、资产期限、审计意见、股权性质、借款银行、股权再融资等因素的条件下,分别从两方面对样本进行假设检验:①综合检验,对2006-2008年间的全体样本进行回归检验;②根据盈余管理的方向将样本分别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两个子样本,验证结论在不同样本之间的稳定性。研究样本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银行信贷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盈余管理程度与银行信贷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普遍高于负向盈余程度;国有控股企业的信贷融资效率要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企业。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来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期帮助上市公司有效提高其获得信贷的能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文章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章框架
  • 第二章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2.1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理论
  • 2.1.1 会计质量和债务市场的选择-----非公开债务融资市场 VS 公开债务融资市场
  • 2.1.2 会计质量与价格条款、非价格条款——非公开债务融资 VS 公开债务融资
  • 2.2 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银行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 3.1 银行贷款发放条件分析
  • 3.2 信贷融资可获性分析与信贷现状分析
  • 3.2.1 商业银行信贷可获性分析
  • 3.2.2 中国信贷市场现状分析
  • 3.3 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 3.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总体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模型设计
  • 4.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设计
  • 4.3 实证分析思路
  •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1 样本选取
  • 5.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4.1 盈余管理程度与银行长期借款之间关系的结果分析
  • 5.4.2 盈余管理程度与银行信贷得分之间关系的结果分析
  • 5.5 进一步分析与敏感性检验
  • 5.5.1 盈余管理方向分样本描述性分析
  • 5.5.2 股权性质分样本描述性分析
  • 5.5.3 股权性质和盈余管理方向对信贷得分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创新、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局限性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贷可获性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