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精神损害的救济途径研究 ——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中心

被害人精神损害的救济途径研究 ——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中心

论文摘要

近年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也存在很多争议。由于我国立法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往往因立法上将损害赔偿范围限制在物质损失方面而不被考虑,使得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保护。由于民事法律规范对精神损害赔偿已经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并且制度已经较为完善,所以,刑事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如何救济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为实现程序法的公正和效益价值,笔者认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适宜受理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应当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在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受理,人民法院针对被害人是否请求精神损害的赔偿,决定适用何种程序进行诉讼。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的讨论。笔者从典型案例入手,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发展,比较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说明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充分保护必然要求对其精神损害予以救济。第二部分介绍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关于犯罪行为带来的民事权益损害的救济程序,比较了平行赔偿模式和附带赔偿模式的各自特点和利弊分析,并分析了单独的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关系,介绍了各国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为关于我国的模式选择和完善的讨论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我国的司法实践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采用附带赔偿模式。但相关司法解释之间并不协调,对于其中的法理问题并没有讲清楚,没有设计好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救济途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四部分论述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宜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从程序的价值角度来考察,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某些情况下的民事损害赔偿诉讼并不适宜合并于刑事诉讼审理。而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会影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效益目标的实现。第五部分论述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程序的完善,赋予被害人以程序选择权,发挥诉讼费用的调节作用。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害人坚持精神损害赔偿的,应当移送民事审判庭审理。在自诉案件中可以受理自诉人附带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附带民事诉讼向普通民事诉讼的移送制度。最后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精神损害应当赔偿,但是笔者认为应当在单独的民事诉讼中加以救济,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宜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 (一) 精神损害赔偿
  • (二)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
  • (三)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发展
  • 二、民事权利保护途径的比较法考察
  • (一) 平行赔偿模式
  • (二) 附带式赔偿模式
  • (三) 单独的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关系
  • (四) 对两种模式的评析
  •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
  • (一) 我国民事权利保护的模式
  • (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 (三) 学理上对刑事犯罪行为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
  •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宜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 (一) 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的协调
  • (二) 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审限冲突
  • (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正义价值的影响
  • (四)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目的实现的必要条件
  • (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宜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 五、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的程序的完善
  • (一) 完善附带赔偿模式的程序设计
  • (二) 赋予被害人程序选择权
  • (三) 用诉讼费用制度制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提起
  • (四) 关于自诉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
  • (五) 建立附带民事诉讼向普通民事诉讼的移送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构成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20(08)
    • [2].论精神损害的可赔偿性[J]. 时代法学 2019(01)
    • [3].教师喂药致幼儿死亡,责任谁来担[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7(01)
    • [4].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J]. 求学 2017(31)
    • [5].精神损害索赔 谨防步入误区[J]. 法庭内外 2014(03)
    • [6].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28)
    • [7].论精神损害法律责任的独立性[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1)
    • [8].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精神损害法益侵害之浅析[J]. 法制博览 2016(21)
    • [9].追偿精神损害 莫入五个误区[J]. 晚霞 2014(15)
    • [10].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17)
    • [11].试论法律规范中对人造成精神损害而提出的赔偿诉求[J]. 粮食问题研究 2014(06)
    • [12].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抚慰制度实施问题探讨[J]. 法学杂志 2011(02)
    • [13].侵权法上纯粹精神损害的界定[J].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1(09)
    • [14].法律与医学双重视角下侵害健康权的精神损害[J]. 人民司法 2010(05)
    • [15].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J]. 环球法律评论 2010(05)
    • [16].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程序性立法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33)
    • [17].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浅析[J]. 大众商务 2009(24)
    • [18].违约所致精神损害的民法典保护[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06)
    • [19].丢失新人婚纱照 精神损害应赔偿[J]. 浙江人大 2009(09)
    • [20].论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21].精神损害抚慰金诉求常见误区[J]. 农村百事通 2018(20)
    • [22].农地征收中的精神损害补偿问题研究[J]. 浙江学刊 2013(01)
    • [23].论精神损害赔偿[J]. 法制与社会 2012(05)
    • [24].惊吓损害、健康损害与精神损害——以奥地利和瑞士的司法实践为素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03)
    • [25].论精神损害赔偿严重精神损害的界定[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09)
    • [26].两大法系对反射精神损害保护的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36)
    • [27].论精神损害之国家赔偿——兼评《国家赔偿法》之修改[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8)
    • [28].浅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7)
    • [29].夫妻一方重婚行为致另一方的精神损害的法律分析--以周某诉张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为例[J]. 法制博览 2017(17)
    • [30].论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标准的完善——以刑事冤错案件为切入点[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标签:;  ;  ;  ;  ;  

    被害人精神损害的救济途径研究 ——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