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品唱腔艺术悲剧性特色探析 ——以《秦雪梅吊孝》为例

阎立品唱腔艺术悲剧性特色探析 ——以《秦雪梅吊孝》为例

论文摘要

阎立品是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中国豫剧功勋杯奖项的获得者,她擅长“闺门旦”的表演,并且擅演“苦戏”(即悲剧),在她的代表作品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剧目是悲剧。阎立品唱腔的悲剧性特色不仅体现在文学特征上,在唱腔特征和唱法特点上也都体现的淋漓尽致。阎立品大师以其独特的唱腔特点和高尚的人品、艺品,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本论文借用不同学科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阎立品大师的唱腔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挖掘其唱腔艺术中所蕴含的悲剧性特色和美学价值,弘扬和传承豫剧“阎派”艺术,同时把“阎派”艺术中独有的唱腔特点和唱法特征运用于民族声乐中,为提高民族声乐的演唱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阎立品大师的艺术生涯进行总结和分析,把其唱腔艺术的形成概括为萌芽期、成熟发展期和完全形成期三个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阎立品唱腔艺术的特征和创腔经验。第二部分着重从“故事情节体现的悲剧性”、“唱腔特征体现的悲剧性”和“唱法特点体现的悲剧性”三方面对其唱腔中的悲剧性特色进行挖掘,并且以《秦雪梅吊孝》为例,分析了很多资料和谱例,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第三部分讲述了阎立品唱腔艺术悲剧性特色在唱法特点和表演特征上对民族声乐产生的影响,把“阎派”唱腔艺术的独特风格运用于民族声乐中,对我国民族声乐的表演和演唱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闫立品唱腔艺术的形成
  • 1.1 闫立品的艺术生涯
  • 1.1.1 闫立品唱腔艺术的萌芽期
  • 1.1.2 闫立品唱腔艺术的成熟发展期
  • 1.1.3 闫立品唱腔艺术风格完全形成期
  • 1.2 闫立品的创腔经验
  • 1.2.1 豫东调和豫西调的综合使用
  • 1.2.2 对唱腔的反复研究与总结
  • 1.2.3 对外来剧种的吸收与融合
  • 第二章 闫立品唱腔艺术悲剧性特色在《秦雪梅吊孝》中的体现
  • 2.1 故事情节体现的悲剧性
  • 2.1.1 理论上对悲剧性的定义
  • 2.1.2 悲剧性特色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 2.2 唱腔特征体现的悲剧性
  • 2.2.1 新调门的运用
  • 2.2.2 唱腔结构中对比原则的运用
  • 2.2.3 多种装饰音的巧妙运用
  • 2.2.4 七度、八度大跳的运用
  • 2.2.5 精细的唱腔和特殊腔的运用
  • 2.2.6 对"滚白"的结构进行改革
  • 2.3 唱法特点体现的悲剧性
  • 2.3.1 气息的处理和运用
  • 2.3.2 共鸣腔体突出咽腔的运用
  • 2.3.3 吐字润腔突出悲剧性
  • 2.3.4 真假声的结合
  • 2.3.5 特殊演唱技巧的运用(仿哑嗓、超低音声腔)
  • 2.3.6 对祭文唱法的全新演绎
  • 第三章 闫立品唱腔艺术的悲剧性特色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 3.1 演唱方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 3.1.1 对阎立品唱腔艺术用气理念的借鉴
  • 3.1.2 对阎立品唱腔艺术音色变化的借鉴
  • 3.2 完美的表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二人台唱腔音乐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J]. 黄河之声 2020(07)
    • [2].泗州戏《鞭打芦花》之唱腔解析[J]. 池州学院学报 2020(02)
    • [3].浅谈京剧老生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 戏剧之家 2020(17)
    • [4].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唱腔艺术的传承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8)
    • [5].论京剧老生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 大众文艺 2019(01)
    • [6].婺剧徽戏唱腔伴奏音乐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04)
    • [7].浅谈京剧老生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 大众文艺 2019(17)
    • [8].浅谈黔剧《天渠》中唱腔音乐的应用[J]. 艺术评鉴 2019(20)
    • [9].陕西地区原生态唱腔的地域特点研究[J]. 北方音乐 2016(17)
    • [10].浅谈寿宁北路戏的唱腔来源及唱腔分类[J]. 北方音乐 2013(03)
    • [11].传承与发展——浅谈研究漫瀚调唱腔的社会意义[J]. 当代音乐 2016(24)
    • [12].茶曲唱腔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 2017(04)
    • [13].泗州戏唱腔艺术特点初探[J]. 大众文艺 2017(09)
    • [14].河南曲剧唱腔体制探讨[J]. 歌海 2017(04)
    • [15].豫剧文武生对情感和唱腔的运用探究[J]. 戏剧之家 2017(07)
    • [16].戏曲“二夹弦”濒灭唱腔考察与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 2017(03)
    • [17].山东琴书唱腔音乐发展手法分析[J]. 齐鲁艺苑 2017(05)
    • [18].戏曲音乐“唱腔分析”在教学与研究中的问题[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04)
    • [19].采茶戏唱腔音乐的形成与演变[J]. 福建茶叶 2016(04)
    • [20].当前戏曲传承、发展中的唱腔音乐问题(下)[J]. 中国戏剧 2014(11)
    • [21].试论晋中区方言对晋剧唱腔旋律的影响[J]. 科技风 2016(14)
    • [22].黄梅戏的唱腔特点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16)
    • [23].豫剧桑派的唱腔特征[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24].对河南豫剧唱腔的探讨与思考[J]. 大舞台 2014(10)
    • [25].反思“黄梅戏”的唱腔特点[J]. 戏剧之家 2014(18)
    • [26].梅派唱腔艺术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02)
    • [27].琼剧唱腔艺术特征研究[J]. 黄河之声 2015(04)
    • [28].唱腔唱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J]. 大众文艺 2015(12)
    • [29].唱腔音乐与表演[J]. 东方艺术 2015(S1)
    • [30].民族唱腔在现代声乐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 参花(上) 2020(03)

    标签:;  ;  ;  ;  

    阎立品唱腔艺术悲剧性特色探析 ——以《秦雪梅吊孝》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