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用水协会组织建立与管理运行研究

我国农民用水协会组织建立与管理运行研究

论文摘要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而灌区的建设与发展为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大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管理不到位、运行不畅、水费收缴率低、末级渠系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等。灌区目前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使灌区农业供水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吸收用水户参与到灌区末级渠系的管理中来,即推行参与式的灌溉管理。在灌区末级渠系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是参与式灌溉管理中一种最主要的模式。在中国,自1995年湖北省漳河灌区第一个农民用水协会成立至今,农民用水协会已由最初的试点阶段走向了推广发展阶段。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与推广,农民用水协会在组建及运行中趋向成熟,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鉴于目前国内对农民用水协会研究的缺陷,如缺少全面深入的调查、缺少量化指标的分析、缺少系统的研究等问题,本论文以实地调查走访为依据,挑选山东省小开河灌区、王屋灌区、青峰岭灌区600户定点农户与108条定点斗渠的跟踪调查资料为依托,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农民用水协会在组织建立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影响农民用水协会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重点分析了协会组织建立程序不规范、注册率低、渠系工程维修资金不足、用户参与协会积极性不高、协会受到外部阻力不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及建议;对农民用水协会取得的成效如节水增产、农业增收、农民水费负担减轻、灌区实现良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是当前解决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实现灌区用水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2)积极在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中推行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形式,是山东省实现灌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3)农民用水协会的成功推广,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4)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效能和作用,对于推动灌区科学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重大的战略意义;(5)为确保实现农民用水协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用水协会筹资、组建、运行及管理问题,可推行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农民主导的联合参与模式。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及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对农民用水协会供水成本的计算方法、水费征收方式及农户对现行水价条件下对水费的承受能力的分析与研究,为灌区进行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用水协会制定水价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中国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
  • 1.1.2 中国灌区管理体制现状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参与式的灌溉管理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用水户参与灌区灌溉管理用水的现状
  • 1.3.2 中国灌区参与式的灌溉管理发展状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民用水协会组织机构与职责
  • 2.1 农民用水协会基本概况
  • 2.2 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机构
  • 2.2.1 用水小组
  • 2.2.2 会员代表大会
  • 2.2.3 执行委员会
  • 2.2.4 监督机构
  • 2.2.5 工程管理部
  • 2.2.6 灌溉管理部
  • 2.2.7 财务部
  • 2.3 农民用水协会的目标与职责
  • 2.3.1 农民用水协会的目标
  • 2.3.2 农民用水协会的职责
  • 2.4 农民用水协会发挥的作用
  • 第三章 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与运行管理研究
  • 3.1 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条件与原则
  • 3.1.1 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条件
  • 3.1.2 农民用水协会组建遵循的主要原则
  • 3.2 农民用水协会组建的具体程序
  • 3.2.1 成立协会组建领导小组
  • 3.2.2 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划定管理区域
  • 3.2.3 宣传发动、组织培训
  • 3.2.4 成立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的筹备组
  • 3.2.5 安排协会办公场所和设施
  • 3.2.6 核查灌区基本情况,组织用水户入会
  • 3.2.7 划分用水小组、选举会员代表与执委会成员
  • 3.2.8 拟订协会章程、协会规章制度及当年工作计划方案
  • 3.2.9 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 3.2.10 资产评估、移交
  • 3.2.11 协会的验收
  • 3.2.12 协会注册登记
  • 3.3 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管理的原则
  • 3.3.1 遵守协会章程与制度
  • 3.3.2 政府指导,自主管理的原则
  • 3.3.3 民主议事
  • 3.3.4 用水户全面参与,履行权利与义务
  • 3.4 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管理的内容
  • 3.4.1 农民用水协会的用水管理
  • 3.4.2 农民用水协会的工程管理
  • 3.4.3 农民用水协会的财务管理
  • 3.5 农民用水协会的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
  • 3.5.1 农民用水协会的水价核定
  • 3.5.2 农民用水协会的水费征收
  • 3.5.3 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分析
  • 第四章 农民用水协会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 4.1 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组建初期,宣传培训不到位,农民主动参与程度不足
  • 4.1.2 协会接收的渠系工程老化破损
  • 4.1.3 农民用水协会组建程序不规范
  • 4.1.4 有的协会没进行注册登记
  • 4.1.5 协会成员及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
  • 4.2 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与灌溉管理单位的关系与性质不清
  • 4.2.2 协会所管辖的渠系工程产权不明晰
  • 4.2.3 渠系工程维修资金不足
  • 4.2.4 "四到户、一公布"落实不够,中间环节未完全取消
  • 4.3 影响农民用水协会深层次发展的其它因素
  • 4.3.1 缺乏各级政府明确的政策支持
  • 4.3.2 协会运行受到种种外部阻力,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 4.3.3 协会工作人员的素质限制了协会进一步的发展
  • 4.3.4 少数群众法制观念薄弱
  • 4.3.5 地方政府对协会的重视与支持不够
  • 4.3.6 灌区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滞后阻碍了协会的进展
  • 第五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 5.1 努力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 5.2 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 5.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切实搞好末级渠系工程的续建配套工作
  • 5.4 多措并举,切实解决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
  • 5.5 加强教育引导与技术培训工作
  • 5.6 以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为指导,加快灌区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 5.7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协会的扶持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规范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J]. 江西农业 2017(15)
    • [2].不同组建边界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 [3].五部门支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J]. 新疆农垦科技 2014(11)
    • [4].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设与运行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5(05)
    • [5].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运行模式研究[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0(10)
    • [6].基层灌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现状与对策分析——以玛纳斯县为例[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04)
    • [7].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2)
    • [8].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的实证[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3)
    • [9].基于扶贫背景下的宁夏生态移民用水保障分析[J]. 中国水利 2015(23)
    • [10].浅谈鄂尔多斯市农民用水协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 内蒙古水利 2016(03)
    •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实践与探索[J]. 人民珠江 2016(11)
    • [12].试论水权转让过程中农民用水权益的保护[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2)
    • [13].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如何创新发展[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5(03)
    • [14].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2017(02)
    • [15].回顾与展望:近十年我国农民用水协会研究述评[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6].北京市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借鉴[J]. 水利发展研究 2012(07)
    • [17].山东农民用水协会发展刍议[J]. 社团管理研究 2011(05)
    • [18].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监管工作探析[J]. 现代商业 2010(30)
    • [19].关于我国农民用水权益保障的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10(11)
    • [20].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绩效及差异分析——基于黑龙江省44家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调研[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06)
    • [21].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黑龙江省30家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实证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4)
    • [22].我国农民用水协会建设研究综述[J]. 水利发展研究 2014(05)
    • [23].东昌府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成效[J]. 科技视界 2013(09)
    • [24].甘肃省农民用水协会绩效评价[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5].农民用水权益的理论体系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水利经济 2010(04)
    • [26].高邮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J]. 江苏水利 2019(S1)
    • [27].东里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样本浅析[J]. 中国水利 2016(21)
    • [28].利通区农民用水协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J]. 农技服务 2016(17)
    • [29].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的粮食主产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研究——基于湖北、湖南、黑龙江3省的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 [30].云南省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用水合作国家级示范组织发展现状与实践[J]. 人民珠江 2016(11)

    标签:;  ;  ;  ;  ;  

    我国农民用水协会组织建立与管理运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