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逐渐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向“素质教育”的方向推进。高校体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运动素质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大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却是统一的教材课时和相同的教学目标的,一个教师同时教几十个学生,难以照顾其个体差异,仅从学生的“平均水平”出发进行施教,根本无法实现学生兴趣自主化。篮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运动,如果全部按照传统的教法,采取一样的授课计划、教学要求是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次,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使学生不仅在运动素质及技术掌握上有很大提高,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大学体育公共篮球课教学的特点,在分析了相关的分层次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在大学公共篮球课的教学采取“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先,随机抽取120个学生,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各60人,然后,综合分析实验班学生的身体运动素质指标、篮球基本素质指标、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习兴趣”、“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四个方面)指标,将实验班分为竞技挑战组、提高自信组、平衡加油组等三个层次。实验班的课程内容安排,如下:竞技挑战组,多安排篮球复杂技术教学内容,训练密度和强度偏大,时间偏长,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提高自信组,设计发展性练习,训练密度和强度中等,时间适中,通过练习一些比教学内容稍难的练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程度的能力;平衡加油组:多进行基础练习,训练密度和强度偏小,时间稍微缩短采用低起点、小坡度的教学步骤。实验班的考评内容安排,如下:竞技挑战组:考试内容为“偏难”的项目,争取全部学生是优秀成绩;提高自信组:考试内容为“中等水平”的项目,争取多数学生是优秀成绩;平衡加油组:考试内容为“偏易”的项目,争取多数学生是良好成绩。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为了测试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份《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调查表》(见附录三),主要是围绕“学习兴趣”、“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四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展开调查。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分层次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篮球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篮球课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为了测试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我们选取100m跑、1000m跑、纵跳和立定跳远等四个测试项目。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验班100米跑的平均成绩是12.86秒,对照班则是13.25秒,而且p <0.05,说明两班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100米跑的成绩显著优胜于对照班;实验班1000米跑的平均成绩是213.5秒,对照班则是221.7秒,而且p <0.05,说明两班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1000米跑的成绩显著优胜于对照班;实验班原地纵跳的平均成绩是38.7厘米,对照班则是34.9厘米,而且p <0.01,说明两班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原地纵跳的成绩非常显著优胜于对照班;实验班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是2.48米,对照班则是2.41米,而且p <0.05,说明两班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立定跳远的成绩显著优胜于对照班。为了测试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篮球技术测试成绩影响,我们选取跑投篮及技评、原地投篮及技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及技评等三个测试项目,以检验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篮球技术测试成绩提高与否。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验班跑投篮的平均成绩是33.8秒,技评成绩是8.20,对照班则是32.06秒,技评成绩是7.17,而且p <0.01,说明两班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跑投篮的成绩非常显著优胜于对照班;实验班原地投篮的平均成绩是5.63个,技评成绩是8.62,对照班则是4.30个,技评成绩是7.49,而且原地投篮的个数p <0.01,技评成绩的p <0.05说明两班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原地投篮的成绩非常显著优胜于对照班;实验班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平均成绩是24.7秒,技评成绩是8.45,对照班则是27.1秒,技评成绩是7.36,而且p <0.01,说明两班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班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成绩非常显著优胜于对照班。综上所述,无论是非智力因素、运动素质,还是篮球技能,实验班的成绩都是明显地优于对照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公共篮球课的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体作用;2、大学生公共篮球课的分层次教学,能够让全体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3、大学生公共篮球课的分层次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因此,这样充分地说明“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分层次教学具有不少的优越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应该注意的问题,笔者在此略提几点粗浅的建议:1、实验设计前,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2、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评价和回馈信息;3、实验过程中,层次划分要呈现动态灵活性;4、实验过程中,开展各层次学生的交流活动;5、大力开展和推广分层次教学的适用范围。分层次教学在大学生公共篮球课上的开展和实施,还是一个新尝试,在教学理论和实施设计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依据
  • 1.2.1 分层次教学的优势
  • 1.2.2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作用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3 访谈法
  • 2.4 数理统计法
  • 2.5 教学实验法
  • 2.5.1 实验目的
  • 2.5.2 实验对象
  • 2.5.3 实验地点
  • 2.5.4 实验内容
  • 2.5.5 实验时间
  • 2.5.6 实验设计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选择及因子设计
  • 3.2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 3.2.1 主体分层次
  • 3.2.2 教学目标分层次
  • 3.2.3 教学过程分层次
  • 3.2.4 考评内容分层次
  • 3.3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3.3.1 分层次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篮球课学习兴趣的影响
  • 3.3.2 分层次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篮球自信心的影响
  • 3.3.3 分层次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篮球课创新意识的影响
  • 3.3.4 分层次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影响
  • 3.4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
  • 3.4.1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100m 跑的影响
  • 3.4.2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1000m 跑的影响
  • 3.4.3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原地纵跳的影响
  • 3.4.4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立定跳远的影响
  • 3.5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篮球技术测试成绩的影响
  • 3.5.1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跑投篮测试成绩的影响
  • 3.5.2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原地投篮测试成绩的影响
  • 3.5.3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测试成绩的影响
  • 3.6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总结
  • 3.6.1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验总结
  • 3.6.2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运动素质影响的实验总结
  • 3.6.3 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篮球技术测试成绩影响的实验总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 4.1.2 分层次教学能够让全体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 4.1.3 分层次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 4.2 建议
  • 4.2.1 实验设计前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 4.2.2 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评价和回馈信息
  • 4.2.3 实验过程中层次划分要呈现动态灵活性
  • 4.2.4 实验过程中开展各层次学生的交流活动
  • 4.2.5 大力开展和推广分层次教学的适用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实践[J]. 中国新通信 2020(15)
    • [2].体育篮球课的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措施[J]. 高教学刊 2017(04)
    • [3].翻转课堂在高校篮球课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2)
    • [4].高职院校篮球课混班教学的分析研究——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4)
    • [5].案例教学在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J]. 西部皮革 2017(06)
    • [6].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课中的应用探析[J]. 体育风尚 2019(12)
    • [7].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03)
    • [8].篮球课误伤事件引发的德育思考[J]. 体育教学 2017(08)
    • [9].怎样上好一节篮球课[J]. 新课程(中学) 2016(10)
    • [10].以篮球课为例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 新课程(上) 2017(06)
    • [11].篮球课[J]. 快乐作文 2016(13)
    • [12].上海市高中生篮球课兴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武魂 2013(09)
    • [13].中学篮球课常见运动创伤的原因及预防[J]. 新课程学习(教育学术) 2009(06)
    • [14].对女大学生篮球课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1)
    • [15].探究微课在高校篮球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23)
    • [16].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实践[J]. 中国新通信 2020(17)
    • [17].分析大学体育篮球课中的体能训练与教学现状[J]. 科技资讯 2017(05)
    • [18].中职学校篮球课课程改革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30)
    • [19].篮球课分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 体育博览 2011(13)
    • [20].中国医科大学女生篮球课兴趣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1)
    • [21].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篮球课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J]. 民营科技 2016(10)
    • [22].高校体育篮球课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究[J]. 祖国 2019(21)
    • [23].好了,现在该你讲了[J]. 体育教学 2008(02)
    • [24].女大学生篮球课兴趣的培养[J]. 祖国 2017(23)
    • [25].高校篮球课实施主体性教学探讨[J]. 大家 2012(11)
    • [26].满族传统体育在中学篮球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以珍珠球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12)
    • [27].浙江省大学公共篮球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 [28].高校体育篮球课分层教学模式探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9].小学篮球课异质分组教学实验研究[J]. 运动 2010(09)
    • [30].大学篮球课中引入“花式篮球”教学方法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4)

    标签:;  ;  ;  

    大学生公共篮球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