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成像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断价值

MSCT成像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断价值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MSCT、CR和DR对食管鱼刺异物的对比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CR和DR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方法:实验组一:取三种淡水鱼不同解剖部位的鱼刺各10根(共90根)置入猪食管中,均采用鱼刺与猪食管长轴垂直、平行、斜行三种插入方式行MSCT平扫(层厚分别为10mm、5mm、2.5mm、1.25mm;厚层数据经1.25mm薄层重建处理),比较鱼刺不同插入方式及不同鱼种MSCT平扫对不同解剖部位鱼刺的检出率和4种不同层厚扫描对鱼刺的检出率。重建方法有: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遮盖成像(VRT)。实验组二:取以上90根鱼刺,分别经MSCT平扫、CR和DR正位摄片,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鱼刺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一:MSCT平扫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种鱼各部位鱼刺均清晰显示,对鱼刺的检出率为100%。三种不同插入方式所检出的鱼刺数相同。MSCT 2.5mm、5mm和10mm层厚扫描,以1.25mm层厚进行重建,所建图像的质量及显示的鱼刺数与MSCT相应薄层扫描(1.25mm层厚扫描)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组二:90根鱼刺,CR显示60例,检出率66.67%;DR显示60例,检出率66.67%;MSCT显示90例,检出率100%。结论:MSCT常规平扫薄层重建轴位图像结合重建技术对食管鱼刺检出率为100%,检出率明显高于CR和DR正位片,且与鱼的种类、鱼刺插入食管方式无关。第二部分:MSCT、食管钡棉及内镜检查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的临床对比研究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经内镜或临床、手术证实的食管鱼刺异物患者均行MSCT扫描,其中15例行食管钡棉检查,17例行食管镜或胃镜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食管鱼刺的检出率。另22例经咽喉镜检查阴性临床怀疑食管鱼刺异物患者均行MSCT扫描和食管吞钡棉检查,其中5例行食管镜检查。结果:MSCT诊断的20例食管鱼刺异物中,6例经手术证实,12例经内镜取出,2例为施麻醉药后病人自行吐出,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敏感度为100%,并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食管壁和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食管钡棉检查阳性9例,假阴性6例,敏感度为60%,假阴性率40%;内镜检查阳性14例,假阴性3例,敏感度为82.35%,假阴性率17.65%。22例MSCT平扫阴性者,食管钡棉检查亦为阴性,追踪一月复查未发现异常,5例行食管镜未见明确食管异物。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的敏感度高于食管钡棉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7>3.84,P﹤0.05)。结论: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为100%,能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食管壁和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检出敏感度明显高于食管钡棉检查,可以作为食管鱼刺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论文目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MSCT、CR 和 DR 对食管鱼刺的对比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MSCT、食管钡棉及内镜检查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的临床对比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MSCT成像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