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契约制度研究

宋代契约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笔者通过分析异彩纷呈的宋代契约制度,试图拨开历史的烟云透视其深蕴的法理本质,并能总结出些许对当今中国法治建设有所裨益的历史殷鉴。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制度分析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等。结构:正文分为导言部分和八章具体内容。导言(含文献综述),主要概述近十几年来对宋契约法制度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及其相关著述,为本文的展开设置一个理论背景。第一章,契约之债。首先,枚举八种常见契约:买卖契约、租赁契约、承包契约、居间契约、委托契约、借贷契约、承运契约、合伙契约,从中可以看出相关契约操作制度的分化、细化,反映了当时经济活动的繁荣,更表达了经济对法律相关利益调整机制的现实迫切需要。其中,笔者还要着重分析一下别具特色的北宋缔约方式上的一大亮点,即竞争性的缔约方式:“扑买”、“实封投状”,从招标到递标、揭标和定标都有愈加完善的程序设计使其活动达到形式公平,并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发现了其实质上的瑕疵,进而能相对及时地进行制度调整,以使其达到一种实质公平,这种竞争性机制的建立比西方类似制度早出炉几百年,这种匠心的独运颇有特色值得后世加以借鉴。可见,宋代债法发展是法制史中一段耐人寻味的变奏。第二章,契约的履行。强调公平、自愿和诚信原则。官府、民间对此都非常重视,再加之儒商精神的不断熔铸,使得宋债法表现出鲜明时代特色。第三章,契约的担保。其应用范围非常广,加重了履约守信的砝码,有利地促进了债权的顺利实现。第四章,契约之债的消灭。笔者侧重分析时效经过和依法蠲除两种情形,揭示其时代原因。第五章,宋契约制度的兴衰原因。原因分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多层面,旨在挖掘表象下的实质,从对比中筛选出堪为今世殷鉴的东西。第六章,对宋代契约的评价。通过对宋债法制度可资后世的评价、总结,提炼出研究它的现时代价值。第一节法律制度的设计,健全制度。一是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权利制度设计,减少真空和不协调;二是要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设计,提高违法、违约的成本。第二节诚信维护,完善机制。一是要健全诚信法制,使人们先做到因避罪远罚而守法,达到一种他律状态;二是要进行道德教化,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使人们有耻且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一种自律境界。第三节权利保障,端正理念。一是要保障权利,对私权要充分确权,应当形成一个有机的保障体系。二是要限制权力,限防公权的膨胀、越位,应当是必要之举。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为了兑现社会公平,宋代契约制度中的程序设计也多有考虑,例如:田产买卖中的告知和书面批退,官产买卖、租赁以及承包中的“买扑”。这些程序性正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体正义的实现,这种法律硬件的完善就象是铺就的高速路,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长足进步。社会诚信机制的维护,这又是宋债法制度建树的又一重要方面,上至官府下至百姓,从政府法规到商事惯例,都尽可能量地保障民事关系的顺利流转,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好比是内化于人心的交通守则,为宋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软环境。无论是程序设计还是诚信机制,都是时代的呼唤,生产力的要求,首先表现在人们观念的与时俱进,义利并重的宋代,两种观念的交融,尤其是利观念的相对强化,正是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商品经济蓬勃的社会心理动因,也是民事权利观念强化的文化土壤。意义: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尤其是用法律手段引导调整人们的商业行为,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诚信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说到底应是诚信经济,义利观应与时俱进被赋予时代新质并应用于法的实践;市场经济又是权利经济,从根本上要完善宪法权利和相关部门法具体程序的配置和衔接,彰显权利优先、权利保障的现代法治原则;对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应从体系到内容加以丰富、细致化,使之真正成为私法领域中的宪法能统一私权保护;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行政法制的程序建设,使滥权、越权、侵权责任追究制具体化、可操作化,增加行政违法责任人的个人成本。总之,两宋债法的历史启示必会有助于实现中国的良法之治。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契约之债
  • 第一节 买卖契约
  • 第二节 租赁契约
  • 第三节 承包契约
  • 第四节 借贷契约
  • 第五节 承运契约
  • 第六节 居间契约
  • 第七节 合伙契约
  • 第八节 委托契约
  • 第二章 契约之债的履行
  • 第一节 公平、自愿原则
  • 第二节 诚信原则
  • 第三章 契约之债的担保
  • 第一节 内国贸易中的担保应用
  • 第二节 海外贸易中的担保
  • 第四章 契约之债的消灭
  • 第一节 因消灭时效经过而免除
  • 第二节 据官府法令而予以免除
  • 第五章 宋代契约制度兴衰原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第三节 军事因素
  • 第四节 文化因素
  • 第六章 对宋契约制度的评价
  • 第一节 制度设计
  • 第二节 诚信维护
  • 第三节 权利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诚信建设的再思考[J]. 中国市场 2019(09)
    • [2].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08)
    • [3].毕业生就业诚信机制建设的思考[J]. 西部皮革 2018(11)
    • [4].会计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的理性思考[J]. 商 2016(19)
    • [5].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J]. 经贸实践 2018(16)
    • [6].“立体化”高考诚信机制的构建[J]. 教学与管理 2015(27)
    • [7].当代大学生诚信机制构建初探[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 [8].浅析审计诚信机制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9)
    • [9].和谐社会中高校大学生诚信机制建设探析[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04)
    • [10].福建海事诚信机制发展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1].我国市场经济诚信机制建立的制度保障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5)
    • [12].我国市场经济诚信机制建立的道德基础重建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8)
    • [13].浅议现代高校如何构建考试诚信机制[J]. 考试周刊 2016(32)
    • [14].关于质量诚信的几个问题[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09(03)
    • [15].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的探讨[J]. 中国煤炭 2008(05)
    • [16].对会计诚信机制建设问题的探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7].如何建设企业品牌诚信机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15)
    • [18].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政务诚信建设[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19].新时代诚信建设制度化研究述评[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03)
    • [20].基于博弈视角的跨境电商交易诚信机制设计[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1].设立安全生产“黑名单”实施多项失信惩戒杭州市余杭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设[J]. 工会信息 2011(11)
    • [22].浅论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机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6)
    • [23].新时期我国诚信机制建设方略探索[J]. 学习月刊 2011(22)
    • [24].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现代交际 2016(17)
    • [25].诚信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26].浅谈企业会计诚信机制的建立[J]. 公用事业财会 2008(04)
    • [27].浅议诚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经济师 2019(01)
    • [28].启事[J]. 档案天地 2016(12)
    • [29].阿里巴巴诚信机制“欺诈门”前后对比图[J]. 互联网周刊 2011(06)
    • [30].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对当代的启示[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标签:;  ;  ;  ;  ;  

    宋代契约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