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三十年 ——苏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关系解析

恩怨三十年 ——苏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关系解析

论文摘要

中东问题当事方之一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及冷战时两极之一的苏联,在阿以冲突的几十年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探究苏联与巴解的关系对了解这段历史,更好地理解中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1964年巴解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巴双边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4——1970):这是苏巴关系开始阶段。由于当时苏联在中东有了埃及这个立足点,而且巴解的战略目标、斗争方式又与苏联的中东政策相差甚远,所以双边关系进展缓慢。第二阶段(1970——1980):这是苏巴关系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双边关系最为亲密的时期。失去了埃及的苏联为了参加日内瓦中东会议,扩大其在中东的影响,不得不改变对巴解的态度,极力拉拢巴解;同样,经历了多次失败的巴解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调整其战略方针、政策,由此为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1980——1991):这是苏巴关系逐渐恶化阶段。世界局势的变化,国力的衰落,迫使苏联不得不改变其传统的中东政策,苏巴关系因此逐渐恶化,最终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从苏巴关系三十年的变迁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苏联在苏巴关系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决定着苏巴关系的发展方向;巴解只能对双方既成关系的程度有所影响。2.政治关系是苏巴关系的主要内容。3.大国间关系的变化是影响苏巴关系变迁的首要原因。4.苏联是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论文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巴解的特点及苏联对巴解政策的出发点
  • 一、巴解的特点
  • 二、苏联对巴解政策的出发点
  • 第二章 苏巴关系的开始(1964-1970)
  • 一、70年代之前苏联与巴解的关系
  • 二、苏联不承认、不支持巴解的原因
  • 三、小结
  • 第三章 苏巴关系的发展(1970-1980)
  • 一、苏巴关系迅速发展
  • 二、苏巴关系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三、小结
  • 第四章 苏巴关系的结束(1980-1991)
  • 一、苏巴关系的恶化
  • 二、苏巴关系恶化的原因
  • 三、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注释
  • 参考书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最高水头冲击式机组在苏巴姑水电站并网发电[J]. 东方电机 2011(01)
    • [2].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记驻村蹲点扶贫干部温都苏巴图[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26)
    • [3].愿望的实现[J].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1(10)
    • [4].希苏巴:我想在中国电建工作到退休[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21)
    • [5].新疆鄯善县开展返乡学生巡回宣讲共话奋斗青春[J]. 农村青年 2019(02)
    • [6].田力(二首)[J]. 诗歌月刊 2009(04)
    • [7].四川省美姑河下游苏巴姑塌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3)
    • [8].苏巴姑水电站径流复核分析[J]. 陕西水利 2016(05)
    • [9].自然中的办公室,英特格拉住宅,道格迪克斯,立陶宛[J]. 世界建筑 2018(06)

    标签:;  ;  ;  ;  ;  

    恩怨三十年 ——苏联、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关系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