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分析李文婷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分析李文婷

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预算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对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合同是施工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并且还是项目验收的凭证,对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可促进整体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过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

在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没有明确的合同意识,没有真正落实相应的合同管理策略与制度,导致合同管理混乱现象日益严重。虽然国家工商总局与建设部门已经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在其实际落实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施工方与发包方均未严格遵循有关制度与政策执行相关事项,对于有关的责权利,也没有进行明确的分配,而合同的撰写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许多企业签订的各项合同仅存在于形式,并没有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政策与程序签订合同,同时也没有对项目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给整体项目施工与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诸多影响与限制。

1.2合同预算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会对建筑工程合同经预算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制定与工程造价控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以有效避免项目结算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出现。此外,在制定建筑工程的合同时,应当将原材料可能涨价的因素纳入考虑范畴,这就需要双方在制定合同时进行合理的交流与沟通。建筑工程合同预算的调整主要是建筑材料的调整,此过程中,如果调整幅度不低于10%,则费用的89%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建筑单位还需要承受涨幅的19%。

1.3缺乏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现有工程合同管理的示范文本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与承包商间的合同需求,并且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而无法对企业与承包商进行有效的约束。一旦合同关键内容出现问题,再加上有关示范文本中没有对其进行较为明确的规定,以及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必定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约束。同时,发包方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往往不会对各种意外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导致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无法获得有效的约束与规范,最终引发各种纰漏问题。此外,合同分级管理与授权机制方面也较不明确,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许多风险,再加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以及有效监督的缺乏,导致合同管理中存在许多漏洞与风险,对合同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与完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增强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控制措施

2.1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法律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签约流程主要是发包商在招标基础上制定相对应的文件,然后依据文件的细节内容进行相应的谈判的过程。因此,在项目正式开展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合同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其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时间、施工工期、施工成本与各方面目标控制,是项目后期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想确保项目施工的科学性,必须重视合同管理事项,并以招标为基础,落实相关管理程序,并在充分考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在企业经营质量与目标的基础上,对项目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要对合同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并采用各种有效的因素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影响合同执行的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合同签订延误现象的发生,最终对工程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在未签订合同的前提下,施工企业严禁先行施工,以避免各种不必要法律与经济纠纷问题的出现,进而对工程合同预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2.2要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多的阶段,并且也是建筑工程合同履行与制定的重要阶段,极容易导致工程支出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合格,该阶段基本无法节约资金,但该阶段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资金超预算现象发生的概率也较大,针对此,在拟定项目合同时,必须不断增强对该阶段的预算管理,这就要求预算管理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预算制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3完善合同管理体制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其中,合同预算管理具有关键性作用,其直接影响着整体项目的造价控制。这就要求企业基于自身与项目实际需求,制定较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合同管理体制来执行,不断提高工程合同管理质量与水平,进而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与企业经营效益。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途径

3.1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目标成本

在明确目标成本后,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不同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并根据工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因此,目标成本的确立是整个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基础部分。从建筑企业角度来说,一旦目标成本确定,那么施工方就可以将工程项目分解到各个项目经理部和作业班组,并且要求双方签订经济责任合同。双方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来执行,并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以便于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对照事前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查找成本费用的差异,明确各方的经济责任。

3.2加强工程项目实施中成本控制

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施工环节较多,要想确保每道施工工序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必须要引入全过程控制理念,并结合成本控制手段,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实现最优化的成本控制。在工程准备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严格对照施工任务清单,准备好后期施工所需要的物料、设备;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把控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长等问题的出现;在工程竣工阶段,要核实建材损耗、设备使用等情况,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准确。

3.3加强对非生产性开支的管理和分析节超原因

针对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施工企业管理层应建立有效的非生产性开支审批、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对办公费、小车油料费、修理费及招待费进行包干控制。比如小车油料费,应该根据其车型车况按照每公里油耗标准,结合月行驶公里数进行包干控制等。分析节超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例如:根据年初预算报表,针对年度预算指标,着重分析超支过多和节支较多的成本项目。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合同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预算,能够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与招标方经济利益,从而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预算管理工作投入高度的重视,以确保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卫国.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吕一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文婷身份证号:37250119730716xxxx。

标签:;  ;  ;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分析李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